江西省渝水区新早稻自开秤收购以来,价格一直维持在75-76元/50公斤,预计继续走高的可能性比较大。经调查,今年该区早籼稻生产成本提高是收购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粮农的收益因此有所增加。
据对该区9户粮农抽样调查,他们今年早籼稻总播种面积27.26亩,比上年的38.66亩下降29.5%;亩产378公斤,比上年每亩的368.5公斤增长2.6%;主产品产值每亩574.58元,比上年的506.17元增长13.5%。
据调查资料显示:今年农资与服务费略有减少,人工成本增加明显;产量增长,收购价提高,补贴增加,收益明显增长。
1.农资与服务费用投入每亩232.58元比上年的235.59元下降1.3%,其中:(1)化肥费:每亩90.92元比上年的88.33元,增长2.9%;用量(折纯)每亩21.8公斤比上年每亩的21.9公斤,下降0.5%。(2)种子费:每亩20.24元比上年的20.86元,下降3%;用量每亩2.1公斤比上年每亩的1.8公斤,增长16.7%。主要是使用了常规稻,例如调查户钟春武全部用的是常规品种,调查户黄桂发使用常规品种占种籽总数量的62.5%。(3)农药费:每亩24.39元比上年的23.42元,增长4.1%。(4)租赁作业费:每亩66.35元比上年的71.92元,下降7.7%。主要是机收费比去年减少,今年机耕费占租赁作业费的34.6%,机收费占租赁作业费65.4%。
2、工价提高,人工成本增加。今年早籼稻人工成本每亩162.98元比上年的129.24元,增长26.1%。主要是(1)受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影响,2006年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据此计算今年农村每个劳动日工价为23.1元,比去年的20.7元增加2.4元,增长幅度为11.6%。劳动日工价的提高,致使种植农作物的人工成本增加。(2)由于租赁作业减少,使得家庭用工天数增加,每亩家庭用工天数7.1个工,比上年的6.2个工增加14.5%。
3、国家政策每亩补贴收入41元,比上年的31元增长32.3%(粮食直补每亩11.8元;生产资料补贴每亩19.2元和良种补贴每亩10元)。
4、按目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价76元/50公斤计算,现金收益为每亩386.93元,比上年的307.98元增长25.6%,净利润为每亩181.64元,比上年的141.14元增长28.7%。
目前,该区还只有少量新早稻上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早籼稻收购价格水平要高于上年,非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的收购价高于国有粮企收购价格1-2元/50公斤。这对早籼稻大量上市后保持高价起了支撑作用,所以早籼稻收购价格继续高走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