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江西两地少量新季早稻已开始上市,收购价普遍在75元/百斤之上,湖南宁远地区普通早稻收购价达到78元/百斤。早稻收购价高开已经成为事实,并且后期价格有望在高开基础上高走。
托市稻销售奠定了今年早稻价格高开的基石
2006年托市早稻的销售底价为1470元/吨,早期大多数场次成交率不到20%,后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基本维持在60%以上。前期市场上托市稻以外的供给较为充足,且实际成本要低于托市稻的交易成本,因此需求方倾向于从托市稻以外的渠道进货。后期,随着托市稻以外的市场供给日趋枯竭,托市稻变得紧俏,成交率也随之上升,托市稻的成交价格具有了标杆的意义。现在新稻上市,75元/百斤的收购价格同比是高开,如果与托市稻拿货成本(76元/百斤以上)横向比较,算是“低开”了。利益当前,今年早稻前期争先恐后抢购的局面就不难理解了。
笔者认为,今年早稻价格的高开很大程度受益于同比较高的托市稻销售底价,如果托市稻销售底价同比不变,如此高开幅度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农民惜售引致早稻价格高开的看法,笔者不敢苟同。笔者宁愿相信农民在中晚稻销售过程中的惜售,而不愿意相信早稻的惜售。因为,种植早稻的农民,一般都会在早稻收割完毕后继续种植晚稻,早稻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投资需要收回,同时晚稻的生产资金也急需到位,早稻售卖期间正是农民一年当中面临资金压力最为紧张的时期。
早稻库存日趋减少,后期价格有望高开基础上高走
2005年托市稻在量上比2006年更具有垄断性,2005年垄断了76%的商品量,2006年为60%,然而2005年托市早稻成交率一直不如2006年托市稻。原因是2005/2006年市场上托市稻之外的早稻库存显著高于2006/2007年。
今年新稻收割前的早稻库存也低于去年同期。上半年各级储备早稻轮换出库的力度很大,早稻库存普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下半年补库的意愿普遍强烈,这也为早稻价格的高开高走提供了有利条件。
无论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保持在去年的水平或是高于去年水平,基于早稻库存不断下降的事实,在早稻产量与去年相比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笔者预计今年早稻收购价格将是稳中趋升走势,早稻价格在已经高开的情况下,有望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