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徽州区中籼稻早熟品种已开始收割
今年黄山徽州区秋粮生产形势呈现"三增"态势,即面积、单产和总产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据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该区秋粮播种面积较去年增加2135亩,增幅为4.6%。预计平均亩产456公斤,比去年430公斤增6.1%。总产量比去年增加2168吨,增幅为10.00%。
今年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秋粮播种面积增加;二是今年和夏以来,日照充足,稻谷长势普遍良好,虽有地方受病虫害稻飞虱和干旱影响,但防治及时和管理到位,对产量和质量影响不大;三是农业部门积极推广应用了新技术和新品种。目前该区中籼稻早熟品种已开始收割,晚熟品种于9月上旬进入收割阶段。
预计上市商品量在7000吨左右,国有粮食部门将争取收购3500吨以上。新粮开秤价大约在78元--80元/公斤左右,预计将是高开高走的趋势。
滁州南谯区中稻开价在75元/百斤以上
据市场调查,滁州南谯区今年稻谷种植面积385000亩,与06年种植面积383895亩相对持平;预计总产为18436万公斤,较06年总产19359万公斤减少923公斤;预计单产为479公斤。种植品种主要有:杂交稻、丰两优1号、笑丰1号、普通长粒稻等,杂交稻种植面积146918亩,其他优质品种种植面积为238082亩,优质率达62%。
据了解,今年南谯区稻谷种植面积保持高势态的原因:一是国家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民种粮有利可图,种粮积极性增加;二是天气帮忙,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基本上风调雨顺,秧苗分孽正常。另外一个方面估计稻谷亩产会减少,主要原因:一是秧苗栽插前期水源缺少,给秧苗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二是后期遭受稻飞虱、黑莓病,虽经农技部门全力施救,但估计对单产有一定影响。
据分析,因秋季收购收购主体众多,加上大库轮换的实施,稻谷收购市场很可能兑争激烈,秋季稻谷收购价格很可能高于国家中晚稻最低收购价,估计市场收购价格在0.75元/斤以上。
宣城宣州区中晚稻总产可达34.7万吨
据市场调查,宣城宣州区今年秋粮种植有中稻、双晚稻,主要品种为中稻、粳稻、糯稻。全区中晚稻种植面积69.1万亩,预计平均单产502千克,总产34.7万吨。预计商品率可达70%左右,可出售商品粮21万吨。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预计收购量在7.2万吨。
据了解,目前宣州区正值早稻收购期间,在全力抓好早稻收购的同时,正积极为中稻收购做准备工作,重点是准备仓容。全区现已库存粮食16万多吨,而核定的有效仓容只有13.4万吨。早稻收购部分企业采取租借库和打露天堆的办法存粮。目前各收储企业正在积极维修仓库,寻找租借库点和选择打露天堆的场地和器材,确保中稻正常入库,防止因仓容不足而发生停收、拒收的问题。
预计安庆市今年秋粮订单收购量可达40万吨
据市场调查,安庆市是安徽省十大优质粮油重点区域生产基地之一,怀宁、枞阳、桐城三县(市)为安徽省优质稻生产示范县。2006年全市稻谷种植面积577.8万亩,其中优质稻506.9万亩,占稻谷种植面积的87.7%,稻谷产量达到21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安庆市粮油订单收购量逐年扩大,全市已建立优质粮油生产基地127个。同时,各县(市、区)在政府推动、农技推广和龙头企业运作的模式下,引进并推广了适合本地不同区域土壤和气候环境的优质粮油品种,如早籼全优463、中晚籼新两优6号、杨两优6号、晚籼新香优80、粳稻武育粳3号、武运粳7号、8号、新泰南粘、湘杂3号、皖杂3号、杂交水稻香两优68等。优质品种的推广,给粮油生产基地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粮食部门在当地农业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利用即期优质粮油科研成果,大力开展订单农业,采取“公司+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实施规模种植,种粮大户不断涌现。2006年全市种植面积超过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442户,其中超过100亩以上的有2178户、超过1000亩的有46户。各地优质粮油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均不同程度地使当地农户获得了实惠,增加了种植收益。2006年全市粮油订单面积305万亩,粮油订单覆盖率52.09%,订单履约率76.63%,订单品种优质率达到92%以上;订单收购量38万吨,占粮油收购总量的95%。
据统计,今年安庆市粮油订单面积达到315.96万亩(其中稻谷265.76万亩、小麦4.2 万亩、油菜籽46万亩),比上年增加近11万亩,占省粮食局下达目标任务的105.32%,预计全年粮油订单收购量在40万吨左右。其中桐城市粮油订单面积达到100.86万亩、怀宁县78万亩、枞阳县34.1万亩、望江县30万亩、潜山县28万亩、太湖县25万亩、宿松县18.2 万亩、岳西县1.5 万亩、安庆市郊0.3 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