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省9县中籼稻直报调查汇总资料,今年该省中籼稻每50公斤出售价80.71元,比去年上涨7%,由于出售价上涨使主产品产值增加52.04元;今年亩均主产品产量比去年增产13.9公斤,达到489.6公斤,由于增产使主产品产值增加20.96元;加上副产品产值比去年减少2.31元,产值合计必去年增加70.87元。今年亩均现金成本368.82元,比去年46.77元,冲抵了部分产值合计增加额。亩均现金收益436.52元,比上年增加24.1元,加上今年补贴收入35.67元,今年农户实际收益472.19元。
一、出售价上涨7%
今年该省中籼稻每50公斤出售价80.71元,比去年的75.4元上涨7%。由于出售价上涨使主产品产值增加52.04元。出售价上涨的原因是:
(一)托市收购政策稳定收购价。由于该省今年实行中籼稻每50公斤72元的托市收购政策,各级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当地农民群众对托市收购政策熟悉,加上各地粮食收购部门敞开收购,对中籼稻出售价起到了稳定作用。
(二)供求关系紧张拉升收购价。由于江苏省较多地区“扩粳缩籼”,中籼稻种植面积萎缩,据该省今年种植意向调查资料,该省中籼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8.1%,预计使中籼稻供应量减少5.4%左右。江苏省中籼稻又多以外销或出售给粮食加工企业为主,由于新稻上市价格较低,粮食加工企业纷纷上门收购,使当前市场需求旺盛。供应量的减少使供应关系紧张,拉动了收购价的上升。
(三)周边籼稻市场价格带动因素明显。由于邻近江苏省的安徽地区籼稻收购价在83―85元,带动了六合、盱眙等毗邻安徽的县(市、区)收购价。如盱眙县周边的安徽地区籼稻收购价开秤时达到85元,不少安徽粮贩到当地收购,促使当地粮食收购价上升。
二、亩均主产品产量增产13.9公斤
今年江苏省中籼稻亩均主产品产量489.6公斤,比去年475.7公斤增产13.9公斤,增幅2.9%。由于增产使主产品产值合计增加20.96元。增产的原因是:
(一)气候较有利于中籼稻生产。今年该省中籼稻前期雨水较多,但稻谷生产关键的中、后期,特别是稻谷拔节、扬花、灌浆期间,气候适宜、光照充足。但收割期受“圣帕”台风影响,遏制了籼稻进一步增产。如睢宁县今年中籼稻收割前期长势良好,千粒重等产量指标明显优于去年,但台风影响了收割,倒伏较多,部分稻谷发芽,影响了增产,但仍比去年增产4公斤。
(二)病虫害得到较好控制。由于前两年稻谷遭受病虫害情况严重,农户积累了丰富的治虫经验,加上各地加大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虽暖冬使过冬虫卵基数增加,病虫害情况严重,但由于防治得力,控制了病虫害的大面积暴发。
(三)优质品种的推广。由于江苏省高度重视优质品种的推广,今年籼稻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增加,有力地保证了籼稻今年增产。今年该省中籼稻种植率56%,比去年的31.5%增加14.5个百分点。今年优质品种亩均产量515.2公斤,比普通品种增产18.3公斤。
三、亩均现金成本增加46.77元
今年亩均现金成本368.82元,比去年的322.05元增加46.77元,增幅14.5%。构成现金成本的三大项目呈现“两增一减”,即物质与服务费用、雇工费用分别增加37.53元、9.91元,流转地租金减少0.67元。
(一)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37.53元。今年籼稻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339.18元,比去年增加37.53元。增支的项目有10项:机械作业费、化肥费、农药费、排灌费、种子费、保险费、农膜费、其他直接费用、农家肥费、管理费(按增支金额大小排序,下同)增支金额依次为19.38元、13.5元、3.62元、1.09元、0.89元、0.76元、0.45元、0.13元、0.1元、0.07元,合计增支额39.99元。减支的项目有5项:工具材料费、销售费、固定资产折旧、修理维护费、燃料动力费减支金额依次为0.93元、0.79元、0.47元、0.15元、0.12元,合计减支额2.46元。增减相抵后,物质与服务费用净增支37.53元。其中,对增支与减支影响较大的项目是:
1、机械作业费99.05元,增加19.38元。主要原因:虽今年柴油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今年收割期间遭受“圣帕”台风影响,较多地区倒伏,收割难度加大,导致收割用工增加,同时机械作业价格上涨,使今年机械作业费上涨较多。如新沂市由于每亩倒伏严重,亩均机械收割费用由去年的30―40元,上涨到今年的50―60元。
2、化肥费105.22元,增加13.5元。今年江苏省化肥每公斤平均折纯价3.85元,与去年的3.86元持平,但由于今年江苏省籼稻生长需肥量较大的前期雨水较多,农户普遍反映追肥较多,每亩化肥折纯用量由去年的23.77公斤增加到今年的27.31公斤,使今年化肥费较多增加。如睢宁县农户由于水涝造成田间肥力流失,农户追肥较多,使农户化肥费增支18.09元。
3、农药费44.57元,增加3.62元。今年由于暖冬使过冬虫卵基数增加,病虫害程度严重,虽各地加大防治力度,但用药数量和次数仍比去年增加,使今年农药费增加。
4、排灌费39.29元,增加1.09元。由于今年雨水较多,部分地区遭受水涝,农户排涝次数增加,使今年排灌费用增加。
5、种子费30.27元,增加0.89元。今年籼稻亩均种子用量1.2公斤,比去年增加1.69%,加上种子价格较去年的24.9元上涨到今年的25.22元,从而使今年种子费用上涨3%。
6、销售费1.21元,减少0.79元。由于外地粮贩和粮食加工企业纷纷上门收购,减少了农户销售用工,使农户销售费用减少39.5%。
(二)雇工费用增加9.91元。由于今年雨水较多和收割期间稻谷倒伏,农户雇人施用化肥和收割用工天数增加,使亩均雇用天数由去年的0.54日增加到今年的0.86日。虽今年雇工工价31.85元比去年减少1.6%,但雇工费用仍比去年增加9.91元。(今年江苏省劳动日工价由去年的18.5元上升到今年的19.4元。)
(三)流转地租金减少0.67元。由于籼稻比较效益不及粳稻,各地“扩粳缩籼”,籼稻土地成本比去年有所减少,加上土地流转率由去年的6.7%下降到今年的6.1%,使今年籼稻土地流转金比去年减少。
四、亩均现金收益增加24.1元
今年江苏省亩均现金收益436.52元,比去年增加24.1元。其中,增产13.9公斤,使主产品产值增加20.96元;收购价上涨7%,使主产品产值增加52.04元。由于现金成本增加,冲抵了部分增值因素,使现金收益比去年增5.8%。由于该省今年继续实行水稻直补、良种补贴政策和农资增支补贴,亩均补贴收入合计35.67元,农户实际亩均现金收益为472.19元。
五、相关问题与建议
(一)种子价格问题需重视。今年种子费用上涨不多,种子用量也有所增加,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籼稻种子价格连续四年上涨,种子价格问题不容忽视。建议各级政府从源头到销售终端上加大种子价格监管,规范种子批零环节程序,使种子价格上涨趋势得到遏制。
(二)化肥施用量过大值得关注。今年化肥施用量增加固然有农户追肥较多的原因,但是农户盲目施肥仍然存在。我们要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认识问题,完善农业技术体系,普及科学种田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在实现节本增效的同时,有效改善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地超负荷运转。
(三)稳定粮食收购价是增收关键。今年江苏省籼稻能增收得益于收购价上涨和亩均产量增产,其中收购价上涨使主产品产值增加52.04元,是今年增收的主要原因。从此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保障收购价的稳中有升,是农户实现增收的关键。建议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调控工作,运用宏观调控机制,继续采用托市收购政策,稳定粮食收购价和种粮收益,防止粮食收购价过度下跌,确保农民种粮积极性。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15
11月19日吉林德惠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914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整体平稳
0评论2025-11-1815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28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4
11月13日江西九江稻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8
近日山西景德镇地区稻米价格
0评论2025-11-1327
11月13日江苏粳稻米价格稳中有落
0评论2025-11-1334
11月5日国内大米价格稳中有跌
0评论2025-11-0548
近日上饶地区稻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