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49746万吨。在稻谷外销量较多的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四省,粮食生产获得好收成。湖南省粮食总产量2901.18万吨,增长1.6%,其中稻谷产量2514.81万吨,增长1.2%,稻谷产量继续稳居全国首位。湖北省粮食总产量2210.14万吨,比上年增长1.5%。江西省粮食总产量1896.5万吨,比上年增加42.5万吨,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该省早稻产量增加57万吨,为稳定全国早稻总产做出了贡献。安徽省粮食总产量达2860.7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比上年增产255.4万吨,加之2005年该省受多种自然灾害比上年减产137.7万吨,2006年的增产量占全国粮食总增产量的40%以上。粮食产量连年增长,四个稻谷主产省的销售价格变化如何?
四省籼稻销售均价低于全国水平
以近四年湘赣鄂皖四省国有粮食企业每年7~9月的早籼稻销售价格为例,除个别省在个别年份之外,四省国有粮食企业的销价低于全国稻谷主产区的平均销价,少的每50公斤(下同)不到1元,多的上了6元。晚籼稻的销售价格情况大抵如此。四省这种销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广东、广西、福建三省作为主销区,其销售价位较高,如2006年8月份三省的均价分别为74.25元、76.33元、80.45元。好在三个销区省的早稻产量较多,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给之需。广东、广西两省区的早稻年产量达到500万~600万吨,在全国仅次于湖南、江西两省(两广前几年的早稻产量比江西省略多),福建省与安徽省的早稻产量相当。四省稻谷销售均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低于销区的销价,为自身促销赢得了价格空间。
四省国有粮食企业销价升幅较大
一般而言,国有粮食企业的销价低于非国有粮食企业,但两类企业的价格涨跌幅度,大体上是同步的。2006年与2003年比较,四省国有粮食企业早籼稻销售价格都有较大幅度上升。2006年三季度全国主产区国有粮食企业销售均价为每50公斤(下同)74.08元,比2003年提高46.93%,早稻产量居全国前两位的湖南、江西两省,销价上升幅度略低于全国水平,分别为43.99%、46.45%,湖北、安徽两省分别为58.35%、52.48%。2006年江西新产常规早籼米于7月下旬在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一上市,批发价就达每500克1.05元,比上年同期上涨5%;集市零售价格达到1.34元,上涨3.08%。而该省7月上、中旬国有粮食企业的新稻收购均价为70.4元/50公斤,销售均价为72.1元/50公斤,由此可见,稻谷加工即使有较高的出米率,稻米批零销售前的利润是微薄的。不过,这两年最低收购价的支撑作用有目共睹。显然,销价上升是受最低收购价的带动所致。
四省籼稻尚未恢复到2004年价位
2003~2006年间,稻谷有过两次涨价,一次是2003年底延至2004年,一次是2006年四季度。通过两次涨价时国有粮食企业的销价对比情况,可以看出,稻谷现有行情仍未恢复到前次涨价时的高价位。前次涨价,全国主产区国有粮食企业早籼稻销售均价于2004年9月时突破每50公斤(下同)77元的价位,而2006年12月为76.9元;晚籼稻销售均价于2004年12月时攀上83元的价位,而 2006年12月为78.5元。由于包括稻谷在内的全国粮食产量在2004年处于恢复初期,而到2006年时已是第三个丰年,加上全社会库存粮食较多,以最低收购价收购的2006年产稻谷,尚未开始出库,因此2006年延至2007年的稻谷销价水平有待观望。事实上,销价上行的压力不言而喻。
四省早晚籼稻价差因品质而拉大
这两年,全国主产区国有粮食企业普通早籼稻、晚籼稻的价差不大,以12月份为例,2003年、2004年的价差为每50公斤(下同)6元多,2005年、2006年的价差却为2元多,江西省前两年的价差甚至上了10元,而后两年为2元左右。1998年推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时,湖南省早、晚籼稻定购价和保护价的价差分别为7元、8元。为什么前几年两者价差较大,而价位升高后价差反而变小了呢?分析其原因:一是2005~2006年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早籼稻、晚籼稻的价差只有2元,这种政策性价差主导着常规早、晚籼稻销价的走向;二是经过2000年以来早籼稻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磨合,劣质早籼稻品种逐渐消失,优质早籼稻品种得以推广;三是优质晚籼稻的销售价格不受政策性价格的制约,如湖南省2006年优质新晚稻一登场,便在85元的价位上居高不下;四是全国早籼稻总产较若干年前较大幅度减产后,价位也有些提高。
四省籼稻市场销售价位同中有异
湘赣鄂皖四省是全国稻谷外销量较多的省份,价位上属同一个类型,但同中亦有异。其稻谷销价的差异,受多方面因素制约,譬如产量高低、品质改良、品种结构、收购价格、区域位置、库存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这里,仅就省际间价格水平做一粗略说明。还是以三季度的价格水平为例,总的来看,无论是早籼稻还是晚籼稻,除湖南省国有粮食企业2006年晚籼稻销价高过安徽省国有粮食企业外,安徽省国有粮食企业2004~2006年三季度的销价均比其他三省国有粮食企业高。该省还出现过销价略高于全国主产区平均销价的状况:2004年三季度,安徽省早、晚籼稻销售均价分别为每50公斤(下同)75.83元、82元,高出全国主产区均价75.86元、80.33元;2005年三季度,安徽省的晚籼稻销售均价为76.67元,高出全国主产区均价75.35元。若从地域位置分析,可能与安徽邻近经济发达地区江浙一带有关,如江苏省2006年12月稻谷销售均价达81.4元。但2003年,安徽省的稻谷销价低于其他三省。还是从地理方位考虑,湖南靠近广东,交通便利,运输畅通,这几年销价水平总体低于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