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06年黑龙江水稻市场回顾与后市展望

2007-01-12 10:292410

  回顾2006黑龙江省水稻市场走势情况,从地域、品种和品质,及农户惜售程度不同等方面看,各地收购活动显示各异,收购时间期延长,价格高位运行稳步攀升,部分地区和时段市场行情出现波动,今年该省水稻市场价格走势是在去年年底的基础上,总体市场表现较为平稳的趋势。其表现为:

        第一季度,黑龙江省水稻收购价格长粒在1.80-1.90元/公斤,圆粒在1.70-1.78元/公斤。整体看长粒水稻收购价格坚挺,圆粒水稻价格略有波动,主要反映在2、3月份,而1月份相对稳定。2月份圆粒水稻呈上扬走势,较1月份平均上涨0.01元/公斤左右,主要原因是节前需求扩大,市场购销较活跃,带动价格上涨,由于呈供大于求,涨幅不大;3月份圆粒水稻收购价格出现回调的态势,较2月份平均下降0.02元/公斤左右,主要原因是收购活动相应减弱,同时由于天气逐步回暖,水分偏高的水稻急于出售,迫使价格调低,部分农户惜售有所减弱,主动寻找买主,同时品质较低的水稻,收购价格也相应降低,促使水稻收购价格整体下降。

        第二季度,黑龙江省水稻收购价格长粒在1.80-1.86元/公斤,比上季度下降0.02元/公斤,圆粒在1.68-1.76元/公斤,比上季度没有明显变化。整体看该省水稻收购粮源相应减少,有些农户剩余水稻品质略有下降,且数量也不多,难以形成大规模收购,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市场行情趋向稳定。主要原因是,品质较差的水稻(出米率一般在65%以下),企业相应降低收购价格,农户售粮较为主动,价格也随行就市,这是价格下跌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各企业收购放慢收购或停止收购,水稻市场需求趋于平稳,导致购销较为平淡,局部地区收购价格略有走低。

        第三季度,黑龙江省水稻收购价格长粒在1.86-2.04元/公斤,圆粒在1.68-1.78元/公斤。整体看水稻市场购销平淡,同时水稻市场开始进入青黄不接时期,部分地区供求出现偏紧状况,收购价格稳中略有上涨。主要反映在区域、品种及品质方面,价格走势出现差异,其中长粒涨势明显强于圆粒,圆粒品质较差价格相对较低。多数农户的余粮已基本卖完,部分粮食购销企业和较大加工企业及个别产粮大户还有一定数量的水稻,依然在支撑水稻市场的供给,销售价格略有提高,导致购销价格较上季度有所上涨。另外,在国庆节前我省新季早熟水稻少量上市,但价格高开,如:南部五常长粒收购价格为2.10-2.20元/公斤,比上年高0.20元/公斤左右,中部绥化圆粒收购价格在1.76元/公斤,比上年略高,东部虎林圆粒收购价格在1.74元/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今年黑龙江省新水稻水分普遍偏高,出米率整体也不如上年,到12月份我省水稻销售依然不旺。

         第四季度,黑龙江省水稻收购价格长粒在1.99-2.04元/公斤,圆粒在16.4-1.76元/公斤。整体看水稻市场进入新陈粮交替、陈粮逐渐推出粮食市场,新上市量逐步扩大的阶段。由于新陈粮的交融,水稻品种及品质种的差异,10-11月份收购价格比较混乱,市场价格不稳定。但长粒水稻价格仍是市场的领军品种,保持在高价区运行,价格明显高于圆粒水稻,而圆粒水稻价格较上季度略有走低,平均较上季度低0.01元/公斤左右。主要是今年南方产区与我省品质相同的水稻增产,市场供给在品质、价格、运输方面都占有一定优势,且省内外大米市场需求平稳,价格比较稳定,使稻米加工企业经营利润空间狭小,水稻收购和大米加工数量有限,粮食购销企业谨慎心理较重,导致新水稻收购不旺,销售不畅,市场价格由于品种和品质差异,各地价格走势也不同,其中长粒水稻需求略旺,价格坚挺,局部地区略有上涨,圆粒需求相对平淡,价格稳中趋低。

         2006年黑龙江省新水稻预计总产量在1356万吨,较上年增加187.5万吨,又创历史新高,但水稻品质不如上年,水分也偏高,收购价格较高,同时销区大米市场价格比较稳定,这是导致我省水稻购销缓慢,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主要原因之一。今年新水稻至上市以来,黑龙江省铁路发往省外稻米数量明显不如上年,据初步统计:  10-12月份较上年同期大米外运量减少21.92%、水稻外运量减少68.38%。主要原因是国内销区对黑龙江省的需求明显降低,贸易商来黑龙江省采购不多,采购数量大幅下降,加上铁路运输紧张,及该省今年水稻在价格、水分、品质等方面存有不利因素,导致水稻购销不旺,部分地区出现卖粮难的局面。预计2007年1月份随着季节性需求增长,黑龙江省稻米市场购销活动将会改观,水稻需求量会有所扩大,市场价格有望提振。

         进入新年以来黑龙江省东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水稻无人问津,主要是以圆粒水稻为主,即有收购也极少,价格又低,关键是水分偏大,手中有数量较多余粮的稻农担心春节过后会出现坏粮,因此,这部分稻农惜售心理明显减弱,正在积极寻求买家。

         目前,国内稻谷市场处于供大于求,整体需求平稳的格局,但长期、整体看国内稻谷市场供求状况仍显示供给增长明显不及需求增长,而且2006年生产稻谷品种有所变化,一是今年籼稻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主要南方部分地区受灾较重的影响,导致产量与商品量均有下降,如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部分地区籼稻减产,导致一些地区供求紧张,市场行情向好;二是粳稻市场行情利好,近几年来销售顺畅、价格高,带动产区种植面积扩大,尤其是南方产区除安徽、江苏两大粳稻生产省外,还有湖南、湖北、江西,及关内山东等一些省份都有不同程度扩大种植面积,使粳稻产量有较大增加,尤其是东北产区粳稻播种面积和产量有明显增加,如黑龙江粳稻播种面积为3133万亩,比上年增加358万亩,增长12.9%,预计产量达到总产量为1360万吨,比上年增加187.5万吨,增长15.99%。因此,今年籼稻供给相对偏紧,而粳稻市场供给紧张将会有所缓解。当前,国内南方销区市场粳稻供给主要以南方产区为主,因在价格、运输占有优势,在一定时期内对东北产区粳稻市场产生压力,暂处于弱势局面。但南方产区供给量有限,难以满足南方销区长期需求,此外,据有关部门预测,今我国稻谷产需仍然存在300万吨以上的缺口,尤其是南方局部地区今年早、中、晚稻均减产,缺口明显扩大,中长期供给将依赖东北产区供给与支撑。总之,今年我国稻谷市场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趋高的影响下,尤其是近期主要大宗粮食品种的期货价格处于高位,小麦和玉米价格创2002年以来的新高,稻谷价格稳步回升。因此,在国际粮价的带动下,国内粮价将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稻谷行情也会有所表现。还有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却只拥有世界7%的耕地,由于工业化及环境的影响,耕地还在不断缩减,而人口的消费持续增长及有限的耕地限制,最终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

        预计2007年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总体将以稳中略有上扬为主,局部地区仍会有小幅波动状况,主要是有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今年南方市场早、中籼稻收购较为强劲,市场竞争带动价格稳中走强。

        而今年粳稻市场区域间、品种和品质间以及季节性价格波动相对突出,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坚挺,部分地区、有些品种价格有涨有跌。近期随着春节临近,季节性消费将会带动收购、加工、需求增长,主要体现在居民节日集中消费与集团购买力增强,市场对大米需求量增大,加工企业采购稻谷力度加大等方面,将促使稻米价格在目前价位出现小幅上升,可能会加剧一些地区农户惜售心态进一步增强。

         分析预测,后期国内稻谷市场依然呈需求刚性增长,供求存有缺口的趋势,在新粳稻上市前,可能还会出现两次市场价格涨势行情,一次是在5月份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销区库存下降,加工和流通企业将会进行适量收购补库,同时南方产区收购粮源大幅降低,供给能力有所减弱,一些需求企业将开始转向东北产区采购,还有铁路运输紧张状况的改善,促使市场购销活跃,将会出现一轮小幅上涨的行情;另一次将在新稻上市前的8月份前后,由于各地稻谷收购粮源明显减少,市场稻米存量下降,又开始步入青黄不接时期,而需求相应增强,将会再度出现市场价格上涨的行情。另外,今年国内稻谷市场行情的走势程度,还应关注今年天气对稻谷生长的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程度,其他相关粮食品种市场价格走势的影响,及国际市场的影响等方面,这些将对国内稻米市场走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46

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