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电10月26日消息,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为4.93亿吨(成品米),比上月预期值下调近800万吨,也比上年减少约190万吨或0.4%,这也是大米产量连续第二年下滑。亚洲地区大米产量预计为4.462亿吨,略低于上年的水平,因为天气条件恶劣,尤其是泰国,主季稻米受到降雨不足的影响。北朝鲜、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韩国和越南的产量也预计减少,因为天气恶劣以及米价不振。
全球2015/16年度大米用量预计为5亿吨(成品米),比上年增长1.1%或600万吨。大米食用量预计为4.023亿吨,比上年增长1.3%,而来自其他谷物和饲粮的竞争激烈,可能制约大米饲料用量。全球大米人均消费预计为54.7公斤,略高于上年的54.6公斤,因为亚洲地区大米零售价格下跌。
该组织也上调全球大米进口需求预测数据。
2014年全球大米贸易数据上调至4530万吨,为纪录高位。2015年的大米贸易数据上调至4400万吨,但仍比上年减少约3%,2016年的贸易将恢复至4500万吨,同比增长2.2%。
2015年全球大米贸易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进口,主要出口国家的供应依然庞大,而进口需求要低于2014年,主要是因为主要进口国家的供应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