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预计07年三重庆粮油价格总体平稳

2007-01-11 09:532820
       步入2007年以来,重庆粮油市场大米的表现依然不温不火,价格总体平稳,个别品种分地区价格小幅微调。截止1月10日,市内各大粮油批发市场本地产2006年标一籼米批发均价在2.25-2.35元/公斤之间,2005年产标一籼米批发均价在2.18-2.24元/公斤之间,均与节前持平。外地入渝大米分品种东北短园、长粒型批发价分别在3.1-3.6元/公斤之间,与节前持平;陕西汉中园粒型为2.95元/公斤,与节前相比,略微上涨;湖北籼米批发价在2.52元/公斤,与节前相比,上涨0.02元/公斤。东部涪陵、万县等区县2006年标一大米零售均价在2.45-2.7元之间,西部铜梁、大足等区县2006年标一大米零售均价在2.3-2.5元之间,与节前相比持平。
 
 
         纵观重庆市05/06年度的大米市场,单品种价格有所上涨,但上涨幅度与其他几大粮油主力品种相比较,仍然偏低。其中涨幅较大品种分别为食用油脂、玉米、小麦。
 
          2006年一季度,重庆四级菜油零售均价为6.8元/公斤,12月零售均价为9.5元/公斤,年度零售涨幅达到39.7%。
 
        2006年一季度重庆玉米零售均价为1.2元/公斤,12月零售均价为1.6元/公斤,零售上涨幅度33.3%。
 
           2006年一季度重庆小麦零售均价为1.38元/公斤,12月零售均价为1.61元/公斤,上涨幅度达到16.7%。
 
            2006年一季度重庆市稻谷企业入仓成本均价为1.38元/公斤,12月为1.59元/公斤,上涨幅度仅为15.2%。
 
           2006年一季度重庆市2005年产标一大米零售均价为2.2元/公斤,2004年产标一大米零售均价为2.1元/公斤。
 
          2006年12月,当年产标一大米零售均价为2.5元/公斤,2005年产标一大米零售均价为2.38元/公斤,上涨幅度分别为13.6%、13.3%。
 
          从以上各品种上涨幅度来看,重庆市稻米上涨幅度是最小的。谷、米涨幅基本接近,按目前市场价格折算,大米价格涨幅偏小,谷米价格仍存在倒挂,市内各大大米加工企业利润微薄甚至于存在潜亏现象。2006年重庆遭受特大干旱,重庆市粮食局提供的有关数据表明,重庆市去年大春粮食产量减少三成左右。大春粮食占重庆全年粮食总量的85%,按2005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186万吨推算,预计减产总量约为300万吨。重庆市常年约有100万吨左右的粮食供需缺口,因此2006年供需缺口总计将达到400万吨。
 
          在供需矛盾这样突出的情况下,重庆稻谷收购均价也未超过2006年12月全国同期中晚稻1645元/吨的标准,大米市场也一反常态,价格维持低调增长,涨幅远远落在油脂、玉米、小麦之后。其原因何在?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大气候影响。由于国内主要粮食作物连续三年丰收,国内粮食总体供大于求,供需矛盾并未突现。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于2007年1月6日正式发布2007年中国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20万公顷,较2005年增长37万公顷,增幅1.3%。稻谷产量为18074万吨,较2005年的18060万吨略增。尽管2006年四川、重庆和湖北等稻谷产区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干旱和病虫害,单产水平同比下降,影响了年内稻谷的增产,但2005年库存没有得到有效消化。从四川省2005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总成交率仅为24.35%中可以看出,供大于求的整体格局并末改变,局部的供求矛盾无法集中体现。
 
           二是政策调控有力。重庆市虽然不是国家指定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区,但周边的四川省、湖南省、湖北省都执行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邻近省份2005年最低价收购稻谷在2006年大批拍卖也相对缓解了市内部分需求份额。同时,周边省2006年最低价收购稻谷拍卖也在意料之中,大大坚定了市场各方的信心,筑牢了心理价格底线。
 
          三是国家各级储备充分发挥了蓄水池作用。由于重庆市遭受自然灾害的原因,国储、市级储备相应延缓了轮换时间,增大了市场商品流通量。
 
           四是政府出台各种惠农直补政策,加大了晚秋作物的种植力度,最大限度弥补了重庆市夏粮特别是稻谷遭受的损失。
 
          重庆大米市场后市发展又将如何?综合分析认为,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
 
        一是周边省份下一步2006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数量和拍卖频率。目前,重庆市本地2006年产稻谷商品流通量已经不大,个别地方12月收购价已经突破1.6元/公斤,收购市场基本有价无市,成交清淡,多数粮食加工企业处于“吃库存”和外购阶段。如果今年上半年拍卖粮源供应有限,在2007年新粮产新前,供求矛盾将突现,重庆大米价格有上行动力。
 
          二是玉米、小麦主打品种2007年的价格走势将直接影响重庆稻米的价格。但玉米和小麦这两大品种的带动作用又是各不相同。特别是小麦,国内2006年最低价收购掌握了4100万吨的商品粮源,相当长时间政策主导后市价格的效果将非常明显。另外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07年中国玉米的产量为1.45亿吨,较2006年的1.42亿吨增长300万吨,增幅2.1%。从今年国内玉米的供求关系来看,玉米的增长幅度仍低于新增消费水平,2007年供应量仍偏紧,供求矛盾得不到有效缓解。因此,可以说2007年重庆大米的走势也应在政策调控和市场两难之中选择。
 
         三是气候对农事的影响。近日重庆市气候中心对今年重庆市的气象情况发布了预测,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的联合作用下,重庆倒春寒和高温热浪、洪涝、风雹等重于往年的主要气象灾害今年仍会出现,大部分地方在7月进入伏旱期。7月的伏旱对重庆地区的稻谷抽穗、扬花、灌浆期将构成直接威胁。2006年重庆市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不但使农作物减产,更是对人心态的一种考验。对于“天干连三年”的恐惧,将加重农民存粮惜售的心理。
 
          任何区域性的粮油市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一品种的价格也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地区的整体价格水平。重庆地理位置特殊,作为一个产销过渡区,大米的后市仍将受国际、国内粮油大走势的影响。在今年国家粮油政策和稻谷收成因素的影响下,并结合当前的价格形成因素和发展趋势来分析,预计2007年重庆粮食市场价格总体上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格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46

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