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监测,当前,景德镇地区陈早稻到厂价为80元/百斤,较节前上涨1元/百斤;07年产早稻到厂价为80-81元,持平;陈晚稻到厂价83-84.5元,上涨1-2元;06年产晚稻市场上基本断货,07年产中稻收购价为82元,持平。而早、晚米出厂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陈早米出厂价为119-120元,较节前下跌2元;07年早米出厂价为122-124元,下跌1元;陈晚米出厂价122-123元,下跌1-2元;07年中晚米出厂价122元,下跌1元;细糠出厂价为70-73元,持平。
中秋、国庆双节过后,各地学校开学、民工开工,天气转凉,大米消费逐渐进入高峰,而大米价格并未随消费高峰上涨反而下跌,陈稻价格小幅上涨,而大米价格下跌,造成加工企业利润进一步缩水,目前大部分加工企业呈停产、半停产状态,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家宏观调控对平抑粮价起到一定作用,近期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如调低托市粮拍卖低价、大批量抛出平价进口小麦和食用植物油等等,向市场传递国家控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粮价快速上涨的决心的信息,所以各类粮油企业对后市粮价下行的预期心理加强,造成目前米价呈理性下调。
第二、今年早稻收购高开高走,加工企业收购成本增加造成大米价高,后期收购价格下跌带动米价相应下跌。而陈早稻在新早稻价格持续走强的影响下价格也不断上涨,由于前期陈早稻大量出库,造成目前库存量不足,所以陈早稻价格将小幅上涨。
第三、目前,中稻已收割完毕大量上市,收购价格以高开登场,但各类收购主体并不像早稻一样积极入市抢购,由于中稻口感较差,加工企业持谨慎观望状态,并未大量收购,收购价格为82元/百斤,造成农户惜售心理进一步下降,国有粮库抓住有利时机大量收购,收购价格定为85-86 元/百斤,目前农户售粮积极性较高。而陈晚稻随着库存量的逐渐减少,所以陈晚稻价格小幅上涨也是必然的。
第四、受安徽、湖北等地的粮价偏低的影响,本地大米贸易商纷纷采购外地低价米,造成当地米价下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