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北省物价系统成本调查队对全省25个县(市、区)248个农户今年中籼稻和晚籼稻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了预测调查。调查显示,如果年景正常,今年该省稻谷亩平产量将有所上升,平均出售价格基本能达到保护价水平,净利润和现金收益将明显高于去年。
一、产量将有所上升,价格小幅上扬,产值增加
据调查,农调户今年中籼稻亩平产量预计将达到520.98公斤,比去年的488.8公斤上升6.6%;晚籼稻亩平产量预计将达到437.62公斤,比去年406.8公斤上升7.6%。中、晚籼稻亩平产量预计将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气候不佳和病虫灾害较严重,中、晚籼稻的收成低于正常年景。去年中籼稻在插秧时节,干旱少雨,推迟了插秧的最佳时期,在扬花灌浆期间,雨水较多,在收割期又普遍遇上连绵的阴雨天气,给收割晾晒带来不利影响,影响了中籼稻的如期上市和产量。晚籼稻在扬花灌浆期间也遇上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空壳和霉粒情况严重,在收割前期又遇上稻瘟病、稻飞虱大面积爆发,导致了单产普遍下降。今年估计将是正常年景,中籼稻亩平产量将过千斤。晚籼稻亩平产量将接近900斤。
国家今年继续出台了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水平与去年保持一致,今年气候正常,粮食质量将好于去年,价格将会略有上涨。预计农调户今年中籼稻平均出售价格可达71元/50公斤,比去年70.14元/公斤略有上涨;晚籼稻平均出售价格可达72元/50公斤,比上年71.01元/公斤略涨。
预计农调户今年中籼稻亩平产值将达到746元,比2005年的689.4元增加8%左右;晚籼稻亩平产值将达到637元。比上年的584.64元增加10%左右。
二、生产成本基本稳定
预计农调户今年中籼稻亩平总生产成本为430元左右,比去年的422.73元略有上升。今年粮食生产成本基本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农资价格的相对稳定。预计今年晚籼稻亩平总生产成本为400元左右,比上年的实际396.32元略有上升。
(一)农资价格平稳。去年以来,由于国家大力加强化肥市场调控和管理,使得化肥价格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预计今年中籼稻亩平化肥费74.97元,比去年的77.28元下降3%;农药费22.90元,比去年的24.98元下降7.2%;种子费26.67元,与去年的26.73元持平。晚籼稻亩平化肥费71.80元,比去年的73.72元下降2.6%;农药费33.56元,比去年的35.48元下降5.4%;种子费22.65元,比去年的23.19元下降2.3%。但由于柴油价格上涨,预计机械作业费将有提高,预计中籼稻机械作业费为48.73元,比去年的45.40元增加7.3%,晚籼稻机械作业费30.78元,比去年的29.08元增加5.8%。
(二)工价上涨。随着去年该省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今年湖北省的劳动日工价水平将有所提高。预计将达到每标准劳动日16元左右,今年中籼稻亩平预计用工9.45个,加上雇工费用,人工成本预计为162.06元,比去年的154.77元增加4.7%;晚籼稻亩平用工9.71个,加上雇工费用,人工成本预计为156.9元,比去年的146.01元增加7.5%。
(三)土地成本略降。近两年来,农业形势好转,政策越来越稳定,农村土地承包转包费水平在2004年达到较高水平后逐渐回到稳定的水平,预计中籼稻亩平土地成本为40.39元,比上年的42.41元减少4.8%,晚籼稻土地成本36.56元,比上年的38.93元减少6.1%。
三、收益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综合以上因素,今年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天灾和病虫害,湖北省中、晚籼稻生产将有较为可观的收入,中籼稻亩平预计净利润为316.91元,比去年的266.67元增加18.8%,亩平预计现金收益为503.89元,比去年的447.46元增加12.6%;晚籼稻亩平预计净利润为234.60元,比上年的188.32元增加24.6%,亩平预计现金收益414.45元,比上年的358.01元增加15.8%。
2006年有国家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只要气候正常,农资价格能保持基本稳定,该省粮食增产增收的好形势又将来临。因此,需要加大农资商品市场调控和价格监管力度,确保农资商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及时启动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执行预案,确保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和价格水平落实;加强粮食作物田间管理,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病虫害防治,尽量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