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内稻谷收购情况简述

2006-09-18 09:363340

 八大早籼稻主产省(区)收购情况。截至9月中旬中期,预计八大早籼稻主产省(区)收购早籼稻70亿公斤左右,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收购占70%左右,启动预案的四个主产区收购预计约占国有粮食经营企业的80%,同比减少约10亿公斤。分地区看,以湖南、江西入库量最大,各收购约20亿公斤,其次为广东,约5亿公斤,再次为广西、浙江,约3-4亿公斤。

  河南:
   河南信阳地区06年中籼稻已开始上市。本周,河南信阳地区2006年中籼稻开始上市,集市贸易价在0.71元/斤左右,水分较高(14―16%)之间。2005年产稻谷价格仍然较高,收购价在0.75元/斤。
 
  江苏:
   江苏兴化预计稻谷上市价0.80-0.85元/斤。据悉江苏兴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做好夏粮收购扫尾工作的同时,及早做好秋粮收购工作准备,统筹处理好夏粮收购和秋粮收购仓容的关系。今年兴化市秋粮种植面积130万亩,预计总产6亿公斤以上。积极做好秋粮收购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秋粮调查研究。对品种、长势、产量进行产前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仓容准备。针对今年最低收购价小麦库存压力大的矛盾,想方设法进行腾仓、并仓、修仓,确保投入秋粮收购仓容0.6亿公斤。三是做好收购价格行情分析,预计今年稻谷上市价格在0.80-0.85元/斤左右。四是加强对收购市场的监督检查,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进一步发挥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

    江都市要求及早做好秋粮收购的准备工作。今年的秋粮收购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江都市要求各单位未雨绸缪,及早做好收购的前期准备,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准备要充分,秋粮收购即将来临,影响收购的主客观因素比往年增多,突出的是仓容缺口大,不少单位夏粮收购仓容就已经爆满,秋粮收购仓容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超前谋划,为打好秋粮这一仗奠定基础。二是资料准备要全面,主要是今年秋粮生产布局、品种、长势等方面的调查,同时进一步完善收购订单,对本区域的粮源和粮食市场的走势做到心中有数。三是仓容准备要及早,针对收购仓容紧缺的现状,在加紧对一些危旧仓房维修的同时,制定接收仓容摆布预案,有露天储粮场地和设施的单位要备足收购器材,扩大收储能力,努力钝化收购矛盾。

   安徽:
  安徽黄山市新产中稻已经开秤收购。截止9月12日,安徽黄山市粮油市场较为特殊,收购环节由于各区县中稻均已开秤,所有粮油购销企业和粮食加工厂都在力拼抢购粮源,收购价在每公斤1.48-1.56元之间,比本省周边地市高出每公斤0.04-0.12元。

 六安裕安区中稻开秤价0.68元/斤。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63.62万亩中籼稻已收割完毕。目前,当地市场已有部分新中籼稻零星上市,民营米厂中籼稻开秤价1.36元/公斤。本周,六安地区06年产早籼稻市场零星收购价在0.68元/斤左右,托市收购价0.70元/斤。06年产中籼稻已开始零星上市,市场价在0.70元/斤左右,05年产中晚籼稻本地加工企业收购价在0.71-0.72元/斤,粮食购销企业托市粮自销价也在0.71-0.72元/斤左右。

  浙江:
 浙江余姚市早稻收购量名列全省之首。浙江省余姚市早稻收购工作从7月25日开始,到9月1日结束。全市累计收购早稻6031万斤,名列全省各县市之首,其中订单粮食收购量为6015万斤。该市整个早稻收购工作呈现三个亮点:一是收购政策好,每百斤86元的订单粮食收购价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二是收购秩序好,准备工作充分到位。三是入库粮质好,质量标准把关严格,新收购入库的早稻谷普遍达到国标中等质量标准,质量优于往年。

    江西:
    永丰地区中稻开秤价75元/50公斤。进入9月份,永丰县一晚(中稻)基本收割完毕,现已有小量上市。受县内70多家私营粮食加工企业抢收优质早稻的影响,目前该县粮食市场行情呈现优质早稻小幅上涨、中稻高开高走之趋势。目前收购价格为:一晚杂交(中稻)上市收购价格每百斤(下同)为75元,比去年同期高2元;常规早稻72元,高于最低收购价2元;一般优质早稻品种为76元,比上月底上涨1元;禾盛10号为85元(现农民库存量很少),上涨1元;泰国丝苗和易血粘均为89―90元,持平;早籼糯稻为92元,上涨2元。据分析,永丰县一晚杂交(中稻)上市收购价高开高走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本县及邻县的私营加工企业和粮食经纪人很多,对优质早稻需求较大,特别是广东、福建等省对优质早稻的需求量很大;二是该县中稻平均亩产减产,影响了总产量和商品量;三是中稻品种中优质稻谷(主要是糯稻)占80%,常规品种较少。

   鹰潭早稻收购呈现量减价增局面。截止8月底,全市早稻共收购6863万公斤。其中国有企业托市收购5907万公斤、个体私人企业收购956万公斤,与上年同期相比总收购量减少2656万公斤。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外地到鹰潭设点收购或委托鹰潭个私企业收购的户数增加。据了解,今年外地在鹰潭设点的企业有6―7家(去年只有2―3家),他们动手早,在早稻收购预案启动前就已开始收购,日流量达10万公斤,开始收购价在64―66元/百50公斤(站台价67元/50公斤),等到启动托市收购预案时,收购价已上调到67元/50公斤(站台价69元/50公斤),目前的收购价69元/50公斤(站台价72―73元/50公斤)。据调查,今年早稻托市收购期间流出鹰潭的早稻达3000多万公斤,流向主要是浙江省的国有粮食购销公司用于补库,其到库价达到81―83元/50公斤。二、鹰潭辖区内的两个国储库进行储备粮早稻轮换,共收购早稻680万公斤,价格高于托市价。三、与上年比,在收购期间,从外地流入鹰潭的早稻减少。去年全市主要收购了上饶市的余干、万年、波阳的粮食,今年从这些地方流入的早稻极少,相反本市余江县却有部分早稻流出至外县(市)出售。

   南昌2006年早稻收购进度放缓原因。截止9月11日,南昌市共收购早稻5.6亿斤,比去年同期7.2亿斤下降22%,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早稻3.9亿斤,比去年同期4.9亿斤下降21%,最低价收购3.5亿斤,比去年同期4.6亿斤下降24%。尤其是进入9月份以来,日均收购量在80万斤左右,与前期相比大幅下降,目前早稻收购呈扫尾结束状态。早稻提前结束的原因:
  一是粮食产量、商品量有所下降。今年我市早稻播种面积210万亩,比去年208万亩增加2万亩。但受台风、雨水天气和病虫害的影响,虽然全市早稻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因单产减少,影响了总产量和商品量的提高。农业部门预测产量为16.4亿斤(享受粮食直补因素,可能偏高),比去年16亿斤略增。据各县粮食部门预测早稻产量15.5亿斤,比去年16亿斤减少0.5亿斤,减幅约3%。全市早稻农村留粮按260万农村人口,每人留粮250斤测算,农村留粮约7亿斤左右,商品量约8.5亿斤,目前已统计到的5.6亿斤,加上未统计到的约2亿斤,这样收购量已达7.6亿斤左右,这样测算,农民手中用于交售的余粮仅有0.9亿斤左右。
  二是收购主体增多,统计数据不全。去年是托市收购的第一年,多数个体户都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入市,造成国有粮食主渠道一只独秀的局面。今年各收购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不少的个体加工厂和收购规模50吨以下的粮食经纪人,收购粮食后,少报或不报粮食收购量,至使收购进度根本无法统计上来。
  三是优质稻播种面积较大,外省粮商收购量较多。据农业部门反映,今年优质早稻播面较大,尤其是禾盛10号,播种面积就达30余万亩,产量3亿斤左右。这部分粮市场抢手,最高收购价达90元/百斤,外省粮商大量收购。据反映福建的东南米业集团,先后发运了100余个车皮,外省粮商也未按实际收购量报送收购进度。我们分析这些未统计到的早稻收购量约在2亿斤左右。
 四是价格因素影响,部分农民惜售心态严重。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早,早稻开磅后,价格便高开高走,维持在68~72元/百斤之间,较去年早稻市场价65~70元/百斤有所提高。部分驻昌中央粮企高价收购,造成我市市场粮价不断抬高,至使部分农民持粮待价而沽。

    湖北:
   湖北襄樊今年预计收购中晚稻7亿公斤。襄樊地区秋粮收购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今年该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预计收购稻谷7亿公斤,同比多收2亿公斤。目前,该市粮食局、市农发行、中储粮襄樊直属库正按照“方便农民卖粮,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做好收购准备工作。

   湖南:
   湖南长沙县新早稻收购已达4.69万吨。据当地粮食部门统计,截止9月5日,该县全共收购2006年早籼稻46918吨。其中,国储库点收粮16836吨,县级储备库点收粮1852吨,长沙盛湘集团延伸该县库点收粮23123吨,各民营企业收粮5107吨。据了解,今年长沙县粮食部门对早籼稻收购工作非常重视。收购期间,各收购库点始终做到公示价格,敞开收购,不压级压价,不短斤少两,不拒收拒付,不代扣代缴,不打白条。得益于此,今年该县早籼稻收购工作秩序井然,政府满意,粮农高兴。

   永州新早稻收购价格平稳.进入9月份,湖南永州地区2006年早稻收购渐近尾声,各品种收购价格保持稳定。据市场监测显示,目前,永州地区2006年普通早籼稻收购价73―74元/50公斤,2006年新软粘13号优质稻88―89元/50公斤,均与上周同期持平。当地2006年早籼米也已开始较大规模上市,市面销售价110元/据了解,受粮源偏紧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开秤以来,永州地区早稻收购价格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小幅走高,收购市场也呈现出购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受此影响,该地区早稻收购工作目前已近尾声。

   怀化新早中籼稻收购价格小幅波动。当前怀化地区国有粮食企业06年中等以上早籼稻收购价71.8元/百斤,较前一周(下同)上涨0.2元/百斤;06年中等以上中籼稻收购价74元/百斤,下跌1元/百斤;非国有粮食企业中等以上中籼稻收购价75元/百斤,上涨0.5元/百斤。市面上03年中籼稻销售价74元/百斤,早籼米标一批发价110元/百斤,中籼米标一批发价106.7元/百斤,持平。

  益阳早稻收购总量、同比增幅居湖南前列。至9月10日止,全市累计收购粮食283674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5399吨,增幅5.74%。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14211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3353吨;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208416吨,比去年同期增加7182吨。早稻收购总量、同比增长幅度均居湖南省前列。

  天龙米业按最低价收购早籼稻1745万公斤。到9月5日,湖南天龙米业有限公司累计按最低价收购早籼稻1745万公斤,将农发行祁阳县支行提供的2000多万元调控贷款“消耗殆尽”。初涉托市的天龙米业公司之所以表现不俗,主要源于:一是凭借多年来在广大农户中树立起的良好形象;二是开展优质服务如为粮农免费提供中晚餐等;三是有农发行充裕的信贷资金作后盾。

   常德早稻入库较去年同期增长1亿斤。常德市早稻收购已进入尾期,截止目前,该市已收购早稻2.9亿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00万公斤,收购均价为每百公斤141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元。

  茶陵中稻开秤价73元/50公斤。茶陵县中稻收割已经开始,部分乡镇已有销售,销售价为73元/50公斤。当地国有粮食企业仍处在早稻收购扫尾阶段,收购价格仍然保持在70元/50公斤。

   宁乡地区早籼稻收购价格小幅回落。进入9月中旬,湖南宁乡地区早籼稻收购价格快速回落。目前,该县国有粮食企业常规早籼稻平均收购价格每百斤(下同)70元,比上旬回落1.5元;加工企业71元,回落2元;走村串户个体粮商68元,回落1元;加工企业优质稻湘早143号74元,回落0.5元。

    华南:
   广西近期收购进度有所加快。预计到9月中旬,全区夏粮收购约5亿公斤,比上年减14%,相比上期减幅降低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收购累计减幅35%左右;其他主体收购增加2倍。

    福建南平早稻的收购价格略有上升。中稻的收购价格为75元。早稻的收购价格略有上升,目前为76元,比两周前上涨1元,订单收购价格仍为77元;

   广东韶关早稻收购价格稳定。目前早稻收购价格为75~78元,基本稳定。
   海南早稻收购价维持76-77元/50公斤。目前,海南市场早稻收购价格继续维持在76-77元/50公斤。据了解,自晚籼稻上市以来,各地普遍反映农户出售粮食比较迟缓,等待价格,观望市场走势,惜售心理比较严重。与此同时,收购企业心理矛盾重重,在想收购又收不到的情况下,只有采取抬高价格的策略。

    四川、重庆:
    四川稻谷减产严重
   价格呈现上行走势。当前,新稻收获已经结束,收购工作已全面展开。由于粮源相对减少,农民惜售心理较强,市场上新稻价格高企,目前中等品质新稻收购价在0.71-0.74元/斤。广安市新稻挂牌收购价1.47-1.49元/公斤,新米市场价在2.50-2.60元/公斤。南充市目前基层粮食企业新稻收购价0.74元/斤,米厂收购价0.75-0.77元/斤,个体粮商收购价0.73元/斤,预计新稻到库收购价将达到0.78-0.80元/斤。

   重庆灾区粮源不足,价格普涨。9月上旬以来,随着高温天气的结束,重庆粮食企业大春收购工作进入高峰期。但由于今年遭受严重干旱,稻谷普遍减产,加之农民惜售,致使收购工作进度缓慢。与往年同期相比,各国有收储企业今年收购量减少65%以上,往年不愁粮源的私营大米加工厂普遍喊“吃不饱”,时常有开不了工的情况发生,不得不收购陈粮进行加工。稻谷减产还导致各收购企业抬高价格,争抢粮源。重庆地区潼南、永川、北碚的国储企业入库价达1500-1520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上升65元/吨。比重庆受灾减产更加严重的四川遂宁、中江、达川地区国储企业由于轮换急于填库,纷纷到重庆收粮,收购价达1540元/吨,远远高于该省去年1440元/吨托市收购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35

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39

6月5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06-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