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江西省中晚籼稻市场分析

2006-09-14 10:223000

   一、关于江西省早籼稻产购情况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江西省早籼稻播种面积2117万亩,比上年增加14.3万亩,产量150.7亿斤,比上年增加6.1亿斤。目前,该省早籼稻收购已接近尾声,截止8月底,该省全社会共收购早籼稻44.5亿斤,比上年同期少收购7.7亿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4.1亿斤,比上年同期少收购11.7亿斤,但其他社会主体收购量多于上年。回顾今年该省早籼稻收购,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收购价格高于上年。据监测,今年该省早籼稻市场收购价为70元左右,高于上年同期4-6元;
     二是入市主体增加,市场竞争激烈。今年该省参与早籼稻收购的不仅有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中储粮直属库,还有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私营加工企业和个体商贩等。为尽量多掌握粮源,各收购主体收购的方式多种多样,出台各种“优惠”措施,结算补运费几乎成了“潜规则”。由于收购主体增加,市场竞争激烈,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难度加大,各收购点没有去年那种农民踊跃卖粮的场面;
   三是优质早籼稻基本上被个体私营企业收购。由于今年市场优质早籼稻行情较好,个体私营企业收购优质早籼稻的积极性非常高,市场优质早籼稻基本上被个体私营加工企业收购;
   四是部分省、区受灾,销区补库,拉高了该省市场收购价格。7月份以来,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区受灾较重,供求缺口扩大,外购力度加大。同时,周边主销区补库需求量大,且价格承受能力强,入库价格高的超过80元,致使该省大量早籼稻流向周边主销区。
   二、关于江西省中晚籼稻产购形势
    从今年该省早籼稻收购形势看,早籼稻增产,市场粮源增多,但市场价格并没有下行,说明国家政策调控效果比较明显,稳定了市场收购价格,确保了种粮农民真正实现增产增收。再过十多天,该省中籼稻即将上市。对于今年的中晚籼稻收购,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稻谷总产继续增加
    今年,中央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继续高涨,种植面积稳中有升。据有关部门初步预测,今年江西省中晚籼稻播种面积为2832万亩左右,只比上年减3万亩,产量209亿斤左右,与上年持平,预计可提供商品粮60-70亿斤。预计省内全社会收购中晚籼稻50亿斤左右,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0亿斤,较上年有所增加。
   (二)国家政策主导收购市场,多主体入市将推动市场收购价格上扬
    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启动,稳定了市场收购价格,呈现出明显的政策托市效果。该省作为主产区,近一年多来,政策收购控制大部分粮源,导致其他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竞争相对往年更为激烈。据了解,最低收购价粮食已经拍卖成交的真正销往外地的并不多,基本上是存储企业自己买回。既使外地企业竞买成交,出库手续非常繁琐,出库过程中商务纠纷多,无形中增加了买家成本。相比而言,收购期间直接到产区收购更划算。因此,大多数个体经营者认为与其竞价购买,还不如自己直接收购。这也是今年该省早籼稻收购个体私营企业更积极、市场竞争比去年更激烈的原因之一。
   (三)现行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加剧市场竞争
    现行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客观上造成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不但要与个体私营企业竞争,还要与中央国有粮食企业竞争。与个体私营企业比,我们的机制没有他们活;与中央企业比,他们有更优惠的政策环境。因此,新形势下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中储粮直属库,在政策与资金方面,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根本无法与其相比,对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影响更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四)成本增加,提升主销区市场销售价格
     5月底6月初,广东、福建等主销区市场价格有所上扬,引起内地产区价格向上波动。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市场供不应求拉动市场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油价上涨、公路运输实行计量收费引起的运费上涨造成成本上升。如该省的吉安市,现在汽车运输到珠海的运费约10.5元/百斤,到东莞约9.5元/百斤,比实行计量收费前提高了3-4元。
  (五)优质稻收购市场将主要由个体私营加工企业掌控
    由于优质稻市场收购价高于国家的最低收购价,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要加工优质稻米的个体私营加工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这部分市场以个体民营企业经营为主,国有粮食企业一是由于政策的原因,如农发行对国有粮食企业只按最低收购价标准发放贷款,差额部分由企业自筹,二是国有企业自身没有加工企业,担心把握不准市场走势而出现亏损,不敢贸然收购。

   三、当前市场价格
    监测显示,目前该省市场购销价格总体平稳。由于早籼稻收购高潮已过,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量不大,中籼稻要到本月下旬上市。销售方面,由于收购期间国家暂停政策性粮食出库,近期该省市场稻谷出库销售不多,早籼稻平均销售价为72元左右,中晚籼稻平均销售价为74元左右;标一早籼米市场零售价110元左右,标一晚籼米120元左右。虽然今年该省早籼稻收购价格回升了,但市场销售价格并没有回升太多,如除去成本增加因素,目前销区大米价格与上年底相比,不但没有上涨,还略有下跌。据了解,目前广州南站标一早籼米批发价为每110元,标一晚籼米为118元,与2005年底相比,分别下跌3元和2元,常规早籼稻批发价基本持平,为82-83元。
   从以上可以看出,今年该省中晚籼稻收购市场,支持和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均存在,不管国家是否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市场竞争将较为剧烈,市场收购价格将围绕国家的最低收购价上下波动。
   (一)政策引导中晚籼稻市场收购价格。国家在今年初就已公布了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已明确,价格已经向广大种粮农民公布,农民心中有底,低于最低收购价不会卖。
   (二)早籼稻市场收购价格的上涨,将拉动中晚籼稻市场收购价格上扬。同去年相比,今年该省早籼稻市场收购价格高有了一定的上扬,中晚籼稻市场收购也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扬。
   (三)入市主体增加,市场竞争加剧。最低收购价政策已将稻米市场价格托起,封住了价格下跌空间。各种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中晚籼稻收购市场竞争很有可能比早籼稻更加剧烈。
   (四)干旱天气影响。由于前期我国南方多数省区已连续一个多月没有明显降雨,旱情十分严重,中晚籼稻生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旱情继续,预计中晚籼稻收购价格走高的可能性较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35

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39

6月5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06-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