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内新稻市场上涨动力较强

2006-08-17 10:222400

   近期,南方新稻收购市场整体呈现出稳中趋强的势头,托市收购与部分销区市场需求好转的共同拉动,是导致价格走强的最根本原因,目前江西金溪地区普通品种粮库收购价为1400元/吨,米厂1400元/吨;安徽潜山地区粮库收购价为1440元/吨,米厂为1380元/吨,贸易商为1360-1380元/吨,优质品种米厂收购价为1440元/吨,同比提升40-60元/吨。当前南方新稻收购市场形势一片大好,有利于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具体分析如下:


   优质品种供应不足,价格仍存在上涨空间

    今年南方一些主要稻米消费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在产量、品质下降的同时,也导致市场经营主体收购心理同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量客商涌入湖南、江西稻谷主产区积极展开新稻收购,使得当地普通、优质新稻收购价格大涨,尤其是优质品种禾盛10号,更是受到市场的追棒,价格连续大幅攀升,其中江西南昌地区禾盛10号米厂收购价为1660元/吨,提升60元/吨;湖南鄱阳湖地区为1680-1700元/吨,同比均高出160-180元/吨。预计销区市场主体收购积极性短期仍将较高,价格依然存在一定的走高空间。

    市场收购主体较多,有利于价格稳步走强

     今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新稻收购一改往年单一的国有粮库收购的特征,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的收购主体:一是指定企业托市收购,成为收购市场的主导。为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方便农民售粮,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启动了早稻最低收购预案,以这种方式收购的粮食约占当地产量的50%以上,主要是普通品种;二是储备企业轮换收购。一些地级储备在新粮上市前夕,轮出了数量较大的库存,此时新稻上市期间,正在逐步展开轮换工作,此种收购量约占10-15%;三是粮食龙头企业及加工企业的自主收购。据调查显示,今年南方多数加工企业收购优质品种积极性较高,该类收购约占30%。众所周知,收购主体的多样化意味着整体市场流通性相对合理,有利于其价格稳步上涨。

  补库需求日益增强,对后市起到主导影响

  今年,我国南方新稻收购期间,一方面是托市收购,另一方面是正常的市场收购。回顾历史,往年我国早稻价格下跌主要是供需面存在较大矛盾,优质品种比例较低,生产、消费环节严重不匹配,再加上政府在制定、实施托市政策时客观地存在一些问题,一味地利用价格政策以求实现稳定市场的目的,极大地打击了市场其它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导致了其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目前南方优质早稻种植比例已明显提高,生产与消费环节之间的矛盾也同时得到了较大缓解,加工企业也寻找到了适合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另外,经过前期拍卖大量消耗之后,目前南方多数地区均有较强的早稻补库意愿,该需求将主导今年南方新早稻收购后市。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南方新稻收购市场行情走势良好,后市在市场需求、品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收购价格上涨动力依然较强,在2006年我国稻谷增产的预期下,政策导向对市场心理及走势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若在收购后期仓容紧局面在部分地区显现,届时市场看跌气氛将会重新趋浓。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33

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37

6月5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06-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