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安徽淮北市秋粮生产形势分析
一、生产形势
1、播种面积
淮北市今年夏、秋粮两季粮食播种面积338.4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7万亩,增幅为3%。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61.2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7万亩,增幅为10%,秋粮播种面积177.2万亩(玉米59万亩、大豆86万亩、小杂粮32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略有增加。随着国家对“三农”政策的深入,农业税费的取消和减免,农民负担逐渐减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上我市濉溪县是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大县,因此,近几年来,全市粮食的播种面积得到了稳步提高。
2、粮食生产形势分析预测
预计全市粮食总产约在10.5亿公斤,较2005年增产1.6亿公斤,增幅18%,其中:夏粮总产约在6.2亿公斤,较2005年增产1亿公斤,增幅20%。秋粮总产约在4.2亿公斤(玉米2.1亿公斤、大豆1.17亿公斤、小杂粮0.96亿公斤),较2005年增产0.6亿公斤,增幅3%。从调查情况看,由于该市今年增加优质良种补贴70万亩,农民增加了种粮的投入,加强了田间管理,扩大了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从现在来看,增产增收已成定局。在种植品种上,优质小麦重点推广了皖麦19、烟农19号,主要分布在濉溪县12个乡镇。优质小麦种植面积面积占90%以上。
3、粮食商品量
预计全市粮食商品量在6.8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64.7%。其中:小麦商品量4.4亿公斤,占总小麦产量的70%,玉米商品量1亿公斤,大豆商品量0.7亿公斤,小杂粮商品量0.6亿公斤。商品量比去年增加了1.5亿公斤,增幅27%。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农民家庭一般不存粮食了,特别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只留下口粮和饲料用粮,70%的粮食用来出售,这样以来商品量就高于以往预计45%的比例。还有三分之一的农户把粮食全部卖完,然后购买面粉。因此粮食的商品量较往年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
4、仓容准备情况
该市总仓容为25.72万吨,其中完好仓容22.8万吨,其余为简易仓和需大修仓。另外市区已租赁外单位仓库4.8万吨,用于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小麦,至目前为止共全市托市收购小麦19万吨(含中储库5万吨),预计9月底还能入库托市小麦7万吨。该市还存有省级储备粮1.5吨,市级储备粮3万吨,县级储备粮3000吨,所以到秋粮入库时尚有3万吨完好仓容可以利用。根据以往的收购经验,国有粮食企业每年收购秋粮大约在2万吨以内,所以今年的秋粮仓容准备还是充足的。但需值得一提的是,濉溪尚有大约3万吨的简易仓和老仓库需大修,这部分仓库年久失修,保存粮食存在很大的风险。各企业正采取各种办法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这部分仓库。
5、价格走势情况
从全市的秋粮预产预购表上分析,今年的大豆、玉米、其他等秋粮作物与去年同期相比,长势良好,产量增加,总产平均增加3%,单产平均增加18.6%,据农业部门预测,今年的秋粮价格与去年相比会略有偏低,估计大豆的收购价在1.30元/斤,玉米的收购价在0.63元/斤。去年大豆的收购价一路走到1.40元/斤,玉米更是涨到0.73元/斤左右,超过了小麦的收购价,主要原因是去年秋粮收获季节,逢上连阴天气,致使秋粮发生了霉变,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今年国有粮食企业在完成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以后,准备利用剩余空仓,收购大豆和玉米等秋粮作物,利用国企优势,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最终目的是服务“三农”,响应党中央“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实现经济效益与政治目的双丰收。
二、问题与建议
1、近几年由于多方原因,国家很少下达仓库维修费用,企业无能力投入资金维修仓房及仓储设施,致使部分仓房破损,仓储设施损坏严重,直接影响储粮安全。建议国家加大投入仓房维修专项资金,对老仓库适时维修,确保最低价粮食储存安全。
2、进一步完善最低价粮收购政策,充分发挥粮食行政部门职能责任。
2006年安徽宣城市秋粮产购形势分析
一、生产情况
通过对全市秋粮生产形势分析,今年该市稻谷播种面积为 231.1万亩,比去年下降1.9%;总产预计为109.3万吨,比去年增长6.5%。其中,(1)早稻:早稻种植面积为37.5万亩,比上年的38.6万亩下降2.8%;单产约为405公斤/亩,比上年增长5.7%;总产量约为15.2万吨,比上年的14.8万吨增长2.7%。(2)中晚稻:中籼稻播种面积150.9万亩,比去年下降0.6%;总产约72.1万吨,比上年增长2.4%。(3)粳稻:粳稻播种面积为42.7万亩,比去年下降5.7%;总产约22.0万吨,比上年增长26.2%。
二、稻谷市场形势分析
今年全市稻谷商品量约为53万吨,其中早稻、中晚籼稻、粳稻分别为10万吨、33万吨和10万吨。今年全市预计收购稻谷36.5万吨,其中早稻、中晚籼稻、粳稻分别为7万吨、16.5万吨和5万吨。
今年以来稻谷市场价格一直低迷,目前该市中晚杂交稻谷批发价格在72元左右/50公斤;粳稻批发价格在80元左右/50公斤,预计今年新稻谷登场时市场价格不会高于上述价格。
三、做好今年秋粮收购的措施
一是积极准备空仓容。目前该市各县区在认真在积极安排好早稻收购仓容,抓紧腾仓并库,做好仓库维修。通过对各县市区完好仓容统计,今年全市预计收购稻谷21.5万吨,到秋粮入库时完好空仓约为15多万吨,需打露天堆7万多吨。
二是切实做好收购资金的计划安排。目前,该市各县市区早动手、早安排,及早测算好资金需求大帐,主动与农发行联系,争取农发行的信贷支持,尽早落实好收购资金,确保在早稻收购中不向农民“打白条”。
三是做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宣传和人员培训工作,使广大职工提高业务素质,搞好真情优质服务,既要统一思想,严格把好粮质关,又要切实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让广大农民从国家惠农政策中真正得到实惠,达到农民满意、政府满意、中储粮满意。
四是加强秋粮收购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收购工作顺利开展。市粮食局将在早稻登场后加强与中储粮宣城分公司的配合,切实强化粮食收购监管力度,深入收购现场进行监管,对早稻收购的质量、价格政策、收购纪律执行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收购工作正常顺利地开展。
五是加强统计进度、报表上报工作和价格监测工作。切实履行好粮食部门对全社会的行业统计职能,加强粮食市场收购价格监控,做好市场价格监测跟踪工作,掌握各企业收购动态信息,促进收购工作有序开展。
2006年安徽芜湖市中晚稻产购形势分析
一、生产情况
根椐芜湖市所属三县粮食局和市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单位提供的调查资料和有关信息分析预测:2006年度该市中晚稻生产形势可谓是三个增加,即种植面积,平均单产及总产增加。今年该市中晚稻种植面积为108.4万亩,较去年种植面积107万亩增加了1.4万亩,增幅为1.3%。预计全市中晚稻亩均单产490公斤左右,比上年的每亩466公斤约增加25公斤,增幅为5%。预测今年中晚稻总产53万吨,(其中:中晚籼稻28.5万吨,粳稻24.5万吨)较上年的50万吨增加3万吨,增幅为6%。形成这种粮食生产可喜局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国家三农政策深得民心,粮田面积稳中有升。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体现给农民的利益日渐显现。对种粮农民的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种惠农补贴实行“一卡制”,农民享受的是实实在在的现金补贴。在惠农政策的感召和激励下,基本杜绝了土地抛荒现象。另有一部分发展多种经济效益不太理想的农户又恢复了种粮,使该市的粮田面积稳中有升,给粮食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土地保证。
2.科学种田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该市县、及乡镇农业部门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在水稻生产中,选择优良品种,实行稀播壮秧,合理密植,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运用,促进了稻谷生产向规模化、优质化、机械化方面发展。由于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种田,使得平均单产大幅度提高。
3. 国家最低收购价格的强力支持。今年国家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提前在2月底公布了2006年分品种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近期国家六部门下发了早稻最低收购价格执行预案和做好早稻收购工作的通知,这些政策让农民吃了“定心丸”。生产的粮食不愁卖,有国家最低收购价格的托底,不愁卖不上好价钱,让农民尝到了种粮的甜头。
二、收购形势分析
该市中晚稻的高产丰产给今年的收购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据测算今年该市中晚稻可供商品量为28万吨,较去年23.5万吨增加了4.5万吨。预计今年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中晚稻为14万吨左右,其中:中晚籼稻7.5万吨,粳稻6.5万吨。 据悉,近期江浙等地市场稻米价格呈现出稳中略升的走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稻米产区的广西、广东、福建、四川、湖南等省受今年灾害性天气尤其是7月中下旬的“碧利斯”和“格美”两次强台风的影响,稻谷因灾减产已成定局。东北三省也发生了大面积的水稻叶瘟病,成灾面积1000多万亩,且成漫延之势,给当地的粮食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另据中央电台报道,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已出现了几十年未遇的枯水现象,武汉城陵矶和南京下关水位均比常年正常水位低3米左右,对沿江地区的粮食生产农田灌溉,航运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粮食主产省稻谷的因灾减产将导致今年稻谷供求偏紧。当前芜湖、南陵两县2005年中晚稻收购价格均在72元/50公斤左右,且成交量很小。预计新稻谷收购价格在将在72元以上。而2005年粳稻收购价则在83元/50公斤左右,预计新粳稻收购价格在将在85元左右。
三、积极做好中晚稻收购准备工作
抓紧做好中晚稻收购的准备工作,腾仓并库,准备仓容以及收购器具用具。并利用收购淡季,抓紧业务练兵。
经测算,该市中晚稻所需收购资金规模为2.2亿元左右,市县粮食局积极主动与农发行接?睿?做好资金协调。各粮食收购企业也及早测算好资金需求大帐,主动与农发行联系,争取农发行的信贷支持。确保收购资金及时供应。
根据中储粮安徽分公司的要求,按照四个有利于的原则,该市共上报具有农发行贷款资格的委托收储企业15个,收购库点64个,储存库点48个。以保证中晚稻最低价收购预案启动,及时进行托市收购。
据统计,该市总有效仓容36.9万吨。预计收购中晚稻14万吨左右,预测9月底国企总库存26万吨左右,预计仓容缺口为5万吨左右。其中南陵县仓容压力最大。该县目前总有效仓容9万吨,2005年度所收晚粳稻由于价格问题全部积压在库,再加上2005年和2006年托市收购的最低价早籼稻和地方储备,总库存已达6万吨。中晚稻预计收购7万吨,仓容缺口为4万吨左右。该县将千方百计想办法,积极推销陈粮,同时积极挖掘全社会一切可用资源最大程度解决好今年的晚稻收购仓容问题。除南陵县,其余各县及市直的仓容问题不是很大,正在积极腾仓并库,清仓消毒,做好收购准备。
市县粮食局粮食收购监管督查组,深入收购现场进行监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照中储粮总公司“六要、六不准”的要求,检查粮食收购的质量、价格等政策执行情况,严格收购纪律认真履行业务手续制度的情况。以及各项亲农便农等优质服务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收购工作正常顺利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