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总体稳定,部分地区价格有所上涨,根据统计,截止目前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状况如下:
稻谷价格稳中有升:目前,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三等稻谷车板价格1900-1920元/吨,提升20元/吨;吉林三等稻谷收购价格为1860-1880元/吨,保持稳定;江苏地区北部2005年产中等粳稻市场价格为1980-2000元/吨,提升20元/吨;张家港地区粮库出库价为1860元/吨,保持稳定;安徽中部地区中、晚稻收购价格为1410-1420元/吨,国有粮库收购价格为1460-1470元/吨,滁州地区2005年产中等杂交稻市场收购价格为1400-1420元/吨,保持稳定;湖北北部地区两优培九农村收购价1400元/吨,东部稻谷进厂价格为1400元/吨,保持稳定;福建地区本地产的优质早稻进厂价格为1640元/吨,保持稳定。
大米价格保持稳定:目前,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普通粳米出厂价格为2660-2740元/吨;吉林地区中等新米出厂价为2720元/吨,小型米厂为2680元/吨;榆树地区质量较好的稻谷进厂价为1930-1980元/吨,大米出厂价为2740元/吨;江苏兴化市场中等粳米批发价为2880元/吨;广州地区中等东北粳米到站价为2900元/吨,均保持稳定。
目前,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整体运行平稳,各地早稻收割上市工作仍在进行,受政策托市效应影响,多数地区早稻呈现出稳中有涨的局面,尤其是优质品种更是受到众多加工企业的青睐,其收购价格也连续出现攀升,为何今年我国优质早稻市场行情表现的格外抢眼,具体分析如下:
政策托市效应表现强,优质早稻随市上涨
今年,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省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各地区承担托市任务的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按照不低于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上述地区承担托市任务的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按照不低于1400元/吨价格进行敞开收购,最高地区甚至达到了1490元/吨的收购价格。按照往年正常水平,优质与普通品种之间价差一般为40-60元/吨,而今年在此政策收购形势下,优质早稻收购价也随市上涨,价差达到60-80元/吨,个别甚至达到180-200元/吨。
利润空间逐渐增加,企业采购积极性较高
经过几年的推广,我国南方地区部分优质早稻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销售市场格局,由于优质早稻米粒光洁、细长、口感舒适、饭香宜人,畅销南昌、广东、福建、上海等地,深得各地消费者青睐,需求较好是导致加工企业收购积极性偏高的关键因素,据了解,眼下南方大部分加工企业进行优质早稻加工的利润大概在10-20%,该赢利水平明显高于加工普通品种和收购稻谷所赚取的利润,因此很多加工企业将经营重点放在了优质早稻收购上,对于继续推动优质早稻价格提升起到帮助。
优质稻货源偏紧,收购价格节节攀升
自新季早稻播种以来,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今年广西春耕生产因缺水进度缓慢,当时1000多万亩水田因缺水未能及时插秧,在新稻出苗、拨节期间,全省平均降雨量148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12.9%;湖北地区早稻生长过程中遭遇了大规模、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夏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抽穗、灌浆、结籽;安徽自6月份以来,部分稻区发生了水稻迁飞虱害虫,当时多阴雨天气较为适宜水稻迁飞虱害虫不断地扩大;广东、福建、广西部分地区稻谷在后熟期又遭受台风、病虫害较大的影响,单产、品质下降较为明显,总体来看,偏灾天气导致一些主产区优质稻品质、单产双降低,同时也使得南方沿海主销区优质品种供应缺口有所增加,因此,近期销区市场主体到产区采购积极性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收购价节节攀升。
综合分析,在国内稻谷市场行情总体平淡的情况下,南方优质早稻市场行情却能节节攀升,这无疑为整体稻谷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凭借政府托市收购的东风,今年我国优质早稻表现格外抢眼,短期国内优质早稻市场行情依然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