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9月11日,广东东莞推行“两高一低”企业退出政策以来,年产值20万吨以下的包装纸企都面临着退出历史舞台的厄运。涉及此次整治范围的企业共有92家,除去12家在2014年以前就已关闭的企业,有57家被纳入2015年引导退出计划,剩下的23家不属于引导退出范围。
2015年6月底就是这57家企业的关停大限,如今已经过去了20余天。其中53家造纸企业已完成停厂,1家延期年底关停。
据业内人士透露,虽然今年东莞有57家造纸企业被关停,但并不影响东莞造纸业的整体发展,该地区造纸业不久就会形成新的格局。因为淘汰掉的多为小型企业,他们的总产量都不太高,因此不会对当地造纸产业格局形成大的震动。相反,一批小企业退出后一些下游客户的订单转移到大型造纸厂,形成新一轮的市场分配。
2015年上半年,受“关停”大潮影响,广东地区瓦楞纸、箱板纸曾一度出现价格疯涨,在3月至5月期间每种纸的提价幅度约每吨50-100元。然而随着“关停”工作进入尾声,7月开始,东莞地区的纸价开始回落,回归理性。据市场调查仅上旬就出现了2次价格下调,幅度从50-150元/吨不等。
浆纸网的观点:由于此前包装纸造纸行业混乱,造成包装纸产能过剩情况严重,所以此次“关停”大潮不仅不会造成原纸产量减少,相反还会对当下我国的造纸产业起到平衡作用。经过新一轮的市场调节,纸的价格将会渐渐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