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辽宁省稻谷市场动态

2006-09-06 10:003220


  为加强省内外合作,积极组织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机收作业,优化农机资源配置,提高辽宁省水稻机械收获水平,日前,“全省水稻跨区机收作业合作洽谈暨新闻发布会”在沈阳召开。沈阳、盘锦、鞍山、丹东、营口、辽阳和铁岭等重点水田地区农机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江苏、浙江、湖北、黑龙江等地联合收割机主80余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省农委助理巡视员、省农机化管理局副局长曲平通报了2005年水稻跨区机收情况,分析了2006年水稻跨区机收形势、任务和要求;盘锦市、辽阳市和东港市农机局等3个单位发布了本地水稻跨区机收信息;沈阳市、盘锦市和辽阳等重点水田市县和江苏、浙江、黑龙江和湖北等地机主签订了水稻跨区机收合作协议35份。省农委副主任、省农机化管理局局长徐志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此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今年全省水稻跨区机收工作已经拉开了序幕。

  水稻是辽宁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第二的主要粮食作物,在该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年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水稻生产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关系到该省粮食增产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发展战略的实施。2006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为970万亩,比上年提高近10%,为水稻机收作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目前,全省现有水稻收割机收获能力为130余万亩,水稻机收水平仅为16%,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稻机收水平24个百分点,现有机械远远不能满足我省水稻生产对机械化发展的热切需求。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成为该省水田区农机主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1999年辽宁省首次大规模、规范化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不仅提高机具利用率,增加了联合收割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民和营机户的欢迎。2005年组织986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机收作业,作业面积60万亩,使农民和营机户增收5500万元。其中,引进机具580余台,实施作业面积45万亩,使该省水稻机收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跨区作业有效解决了“有机无田收,有田无机收”的矛盾,对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徐志强副主任强调,提高辽宁水稻机械收获水平,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要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吸引社会资金,引导农民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加大投入,增加水稻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另一方面,采取“引机入辽”的办法,组织水稻联合收割机到我省进行跨区作业。

  据调查分析,2006年全省计划组织水稻机收跨区作业的联合收获机800余台,其中,引进联合收割机690余台,比上年增加20%;计划实施作业面积65万亩以上,比上年提高35%,届时将使该省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提高6个百分点。另外,利用作业季节差,该省组织外出作业机具110台,计划实施跨区作业面积100万亩,累计实现农民和营机户节支增收8000万元的工作目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35

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38

6月5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06-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