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内粳稻品种市场博弈色彩趋重

2006-08-22 10:042430

    近期,受南方部分地区价格有所走软的影响,全国粳稻均价为1922元/吨,较前期下跌5元/吨,但粳稻此价位仍然处在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同比上升17元/吨。根据统计,截止目前我国南北粳稻市场行情状况如下:

    东北地区:

    目前,东北稻谷市场大部并未显现出季节性特征,相反呈现了坚挺、局部小涨的局面,眼下吉林榆地区当地质量较好的稻谷进厂价为1930-1980元/吨,大米出厂价为2740元/吨,黑龙江普通稻谷品种车板价为1900-1920元/吨,中等为2660-2680元/吨,小型米厂出厂价为2640-266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同时,一些销区价格窄幅走强,福州地区东北稻谷码头价为2160-2180元/吨,江苏苏州地区长粒东北大米批发价为3500-3600元/吨,提升20-40元/吨。在面临新稻上市临近的压力下,粳稻市场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南北市场在供应能力、心理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致,东北地区稻谷货源明显少于南方多数区域,再加上当地病虫害的影响,市场主体抛售稻谷库存的心理并不强烈。

    南方地区:

   受新粮上市步伐加快的影响,近期江苏部分地区粳稻价格有所走软,当前北部2005年产中等粳稻市场价格为1940-1960元/吨,五育粳收购价2140-2160元/吨,兴化市场2005年中等粳米批发价为2840元/吨,姜堰为2720-2760元/吨,下滑20-40元/吨。受大米市场需求较疲软、新稻即将上市及收购压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最近以江苏为首的南方产区,其稻谷库存轮出数量明显增加,8月上旬苏州举行粳稻拍卖会,约三分之一流拍,市场供应压力沉重可略见一斑。一般情况下,江苏地方储备每年稻谷收购量约占当年商品总量的60%以上,因此,在新粮上市前夕,粮库大量轮出对这段时间的市场行情具有重大影响力。

  眼下正值国内新季粳稻扬花、抽穗期,可谓是新粮上市压力日益增加、市场博弈色彩同步趋重,在此情况下,近期国内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品种分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产区各地灾情不断,天气变化值得关注

    眼下南北地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现象。据黑龙江省农委介绍,目前黑龙江省局部地块仍存在生育期延迟的现象,面临着粮食不能成熟而严重减产的危险,个别地块水稻目前还没有齐穗,与正常相差近半个月,同时稻瘟病风险仍然大面积存在;江苏、浙江、安徽的南方产区则出现了程度不一的病虫害,对单产、品质的影响有待观察,可以说,后期南北产区天气变化情况是判断近期国内粳稻市场行情的唯一不确定因素。

   新粮上市前后,国内粳稻价格下跌压力增强

    目前,国内粳稻全国均价正处于历史高点,与其它品种相比,其之间的价差也达到了近几年的最大差距,再加上国内新季粳稻上市逐步临近,市场供应压力不容小觑。尽管近期一些地区粳稻仍有上涨的空间,但价格高位回调应只是时间问题,回顾去年同期,在新粮上市前夕,国内粳稻市场出现了一波上涨行情,由8月中下旬的1920元/吨全国均价上扬到10月上旬的1940元/吨,幅度为1%,随着新稻上市高峰的来临,市场价格应声而下,到11月上旬已跌到1780元/吨,跌幅高达160元/吨。

   企业加快粳稻库存销售,品种化差异有所显现

    目前,国内多数地区企业、粮库及贸易商的粳稻库存数量相对有限,随着新粮上市压力的逐步显现,均加快了库存销售进度,尤其是品质偏差的粮源,南方以粮库轮出为主,北方则以企业销售为主,这与去年新粮收购期间南北收购主体差异有很大的关系,东北地区多数粮库上年收购稻谷的数量是相对有限的,而当地加工企业、贸易商收购则占大部分;南方则以粮库收购为主,加工企业库存水平相对有限,上述购销格局中充满了博弈色彩:南方粮库出库意愿较强,而加工企业则采购积极性不高;北方企业、贸易商惜售心理有所降低,销售策略进行了调整,适当降低普通稻谷售价,而相应提高优质品种价格。

   综上所述,预计近期国内粳稻市场走势以品种分化为主,受库存限制,后期多数企业、粮库稻谷市场销售数量相对偏少,对价格的冲击作用也较为有限,同时,东北稻瘟病已进入关键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33

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38

6月5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06-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