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06年湖北京山县中籼稻减产

2006-10-11 10:313320

 9月底10月初,有关部门对湖北省中稻主产区京山县5个乡镇的13户农调户今年的中籼稻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今年该县的中籼稻生产呈现出“产量下降、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收益减少”的特点。

            病虫害加重造成粮食普遍减产。由于今年入夏以来天气持续干旱,病虫害与去年相比偏重,特别是到今年8月下旬以后,全县爆发大面积的稻飞虱,农民虽然进行了积极的防治,但由于此次稻飞虱来的快,发的猛,加上农药经销户有关农药储备不足,主要杀虫药敌敌畏在市场上又一度脱销,因此大部分农户还是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造成了今年全县中籼稻的减产局面。从调查情况来看,今年中籼稻亩平产量为488.9公斤,比去年同期的亩平506.1公斤减少17.2公斤,减幅为3.4%。                
            价格上涨带动产值小幅增加。虽然中籼稻的亩平产量有所下降,但由于市场收购价格上涨,因此今年全县中籼稻的亩平产值却是增加的。调查表明,今年全县中籼稻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为75.14元,比去年同期的收购价格高出5.08元,升幅为7.3%;今年中籼稻的亩平产值为737.74元,比去年同期的709.10元增加25.64元,小幅增加3.6%。今年的中籼稻价格之所以如此坚挺,一是国家宏观政策托市作用的影响;二是得益于优质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全县农户今年大量种植扬两优、丰两优、两优培九等优质粮食品种,在调查的13户农户中就有11户是种植的优质品种,优质品种的种植率高达85%,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全县今年中籼稻的品质;三是受前期持续干旱天气和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影响,今年的中籼稻减产基本已成定局,粮食供需矛盾彰显,市场价格高开高走,在粮食大幅减产的预期下,市场主体大都看好中籼稻的后期走势,从调查情况来看,农调户普遍存在惜售心理,调查的13户农调户中,全部出售的仅有2户,部分出售的也只有3户,还有大部分的农户都在等待观望,他们判断粮食在后期还有上涨空间,准备等到价格上涨至0.78元/斤才出售。                
            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农民收益下降。在今年的中籼稻生产中,亩平总成本达到454.35元,比去年同期的381.03元上升73.32元,升幅为19.2%,成本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加。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的主要是今年的种子、农药、机械作业、雇工等开支大幅增加所致。和去年相比,今年的种子费为37.37元,增加26.6%;农药费为41.37元,增加158%;机械作业费为66.07元,增加61.1%;雇工费用为39.72元,增加196.6%。在目前的粮食生产中,随着优良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机械作业价格和雇工工资的上涨,种子费、机械作业费、雇工费用将会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而农药开支的大幅上涨是由于今年病虫害较去年更为严重,农民用药次数增加所致,但不具有持续性,农药费用的大小因每年病虫害程度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区别。                
            虽然今年中籼稻的亩平产值是增加的,但由于生产成本也大幅上升,造成农户的最终收益比去年同期下降。调查显示,今年全县中籼稻的亩平现金收益为433.47元,比去年同期的487.12元减少53.65元,减幅为11%;亩平纯收益为280.39元,比去年同期328.07元减小47.68元,减幅为14.5%。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38

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下跌

0评论2025-06-2743

6月5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06-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