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临时收储全面启动 南方籼稻将高位企稳

2008-11-13 09:291910

11月上旬,南方地区国家临时储备收购任务基本已全面启动,且各省明确规定了收购量,收购时间及收购价格。受国家政策提震,粮库入市积极,各地区新稻价格总体稳中回升,其中临时储备粮收购价格各省内高位统一;轮换任务粮收购价随行入市,但因储备粮定价较高,总体有小幅度的抬升,基本略低于临时收储价;加工企业不敢贸然跟价进行收购,收购量小,价格最低,质量也控制最松,普遍处于观望状态。另外,受新中晚大批量上市的影响,国内陈稻、早稻及湘赣地区的中稻价格由于市场需求清淡,价格有小幅度的下跌;籼米市场依然表现趋弱,市场需求疲软,价格易跌难涨,局部地区早中米因晚米上市的打压,小幅下滑,新中晚米也保持稳中走弱的态势。综合各因素预计,后市南方籼稻市场价格在国家有利政策的支撑下,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运行,其中:中晚稻价格高位企稳,收购渐趋活跃;局部地区早中稻价格会有所回落,但空间不大,有价无市特征明显;陈稻价格稳中趋跌,以加工企业收购为主,市场流通量不大;籼米价格短期内上涨乏力,仍将弱势整理。

              临时储备全面启动各省高价开秤收购
              据了解,目前,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安徽等省国家临时收储任务已全面启动,政策截止时间为12月31日,且各省任务量也有明确分配:江苏70万吨,安徽125万吨,江西100万吨,河南50万吨,湖北125万吨,湖南80万吨,四川50万。另外受任务量及时间限制的影响,各省直属库系统均高价入市,且严格执行各省所划定的政策价,其中每50公斤中晚稻(下同)湖南99元,湖北98元,江西100元,安徽96.5元,四川97元,以上价格均含2.5元的运费补贴。此次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完全由中央储备粮直属库系统执行,各省价格统一,不实行地区价差,但考虑到其它因素,各中储粮分公司对全省任务量按地市有不同分配,确保市场合理收购,促使粮价合理回升,保证农民的利益。

              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在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2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8年新产中晚籼稻874.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66.1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580.1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6%,比上年同期增加222.8万吨。各地市直属库系统轮换粮任务基本完成,目前以收购临时储备粮为主,局部尚未完成轮换任务的粮库,按市场价格随行入市收购,而其它国储库、代储库也均按市场价挂牌,但总体受临时储备粮高位定价的影响,市场中晚稻价格保持稳中趋升态势。预计后市国家临时储备粮价各地价将保持高位坚挺,轮换粮及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将以略低于临时储备价的态势平稳运行。

              粮库入市收购积极新稻价格全面回暖
              受临时储备粮收购任务全面启动的影响,各地市粮库入市收购积极,粮库之间竞争也较为激烈,自11月以来南方市场新稻价格总体保持稳中趋升的态势,市场购销也随着中晚稻上市量的放大,渐趋活跃。不过由于加工企业不敢贸然入市,市场收购主体相对单一,基本以国有粮食收储系统为主。分地区来看,此次受政策影响最大的属四川、重庆、湖北、安徽地区;湖南、江西、江苏、河南地区由于中稻较少,晚稻上市较晚,因此价格自开秤来便保持高位运行,价格上升层次不大。由于临时收储粮价格已统一划定,现将各省市新中晚稻粮库轮换粮收购价格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湖南地区每50公斤(下同)普遍在94-98元,其中以96元居多,以上价格自开秤来保持高位稳定,其中岳阳、衡阳、娄底、永州地区价格自开秤以来有2元的上升,由于湖南中晚稻商品率较低,而农户惜售心理依然较强,拖后卖粮现象普遍存在,另外加上临时收储的竞争,市场日收购量不大。江西地区自临时储备收购全面启动以来,全省新晚稻价格总体保持高位稳定,个别地区稳中略有上涨,目前全省中等中晚稻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价格在95.2元/50公斤,较上周上涨0.1元;个体粮商收购价格在95.1元/50公斤,较上周上涨0.4元。湖北地区粮库入市收购价格总体稳中回暖,特别是中稻价格,其中,安陆地区中稻价格目前在94.5元,较前期上涨1.5元;黄石新晚稻价格在94元,上涨3元;另外目前湖北黄冈在94.5元,荆州97元,麻城94.5元,随州100元,襄樊98元,枝江93.5元,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四川地区近期新稻价格上涨趋势明显,涨幅也较大,粮库竞争较为激烈,其中,遂宁粮库收购价在90元,较月初上涨4元;绵阳在90-92元,上涨2-4元;南充92元,上涨2-3元;另直属库系统轮换粮收购价依然在96元左右企稳。安徽地区晚稻价格保持稳中趋涨态势,全省中等中籼稻92.19元,较月初上涨0.78元;中等晚籼稻93.05元,上涨0.86元;其中池州中稻在96元,上涨1.5元;芜湖中稻在91-93元,上涨1.5元,晚稻在95-97元,上涨3元。

              新稻上市逐渐增加早稻价格略有回落
              受新中晚稻上市量逐渐增加的影响,各省早稻价格均出现了小幅回落,不过在中晚稻价格高位坚挺的支撑下,早稻价格下跌空间不大,具体差价为往年早中晚稻的合理差价。据国家发改委统计,10月份国内各省早籼稻价格均有所回落,其中,湖南标准品质早籼稻收购价格在95.23元,下跌1.89%;湖北86.94元,下跌0.01%;江西92.78元,下跌2.61%;广东105.75元,下跌0.63%;安徽97.75元,持平;广西103.28元,下跌1.69%;福建98.36元,下跌0.54%。另外,具体来看,早稻价格跌落主要表现在湘赣地区,自中晚稻上市以来,价格总体均有2-3元的回落,其中江西南昌早稻目前在93元,较上月同期下跌3元;湖南长沙目前在90元,较上月同期下跌4.5元。

              此次早稻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粮库早稻补库工作基本完成,随着新中晚稻的上市,粮库及加工企业的视线都有转移,另外个别企业早稻仍有部分库存,因此市场对早稻需求较小,导致价格跌落;二是在粮库早稻收购基本结束后,而目前新中晚稻政策价、市场价与前期高价位的早稻相比,价差不明显,因此,在市场晚稻价格高位企稳的前提下,早稻价格不可避免选择回落。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早稻市场流通量很少,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状态,因此早稻的下滑只是顺延中晚稻价格合理下滑,对市场影响也不大,但对后期早稻拍卖粮的底拍价定价将有一定影响。

              米市依然弱势整理加工企业观望迷茫
              由于受各省级储备粮轮换任务、国家临时储备粮收购政策的执行,以及大米行情易跌难涨,需求疲软,走货较慢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南方地区加工企业普遍处于观望迷茫状态。目前籼米市场下跌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新中晚米上市量逐渐放大,市场季节供应压力明显,市场总体处于弱势整理格局当中,其中湖南长沙早米出厂价在1.32元/斤,较上月同期下跌0.02元;华南口岸湖北产两优培九米到港价在1.56元/斤,较上月同期下跌0.03元。二是东北及苏皖地区粳米上市,且价格较低,特别是国家执行东北粮食外运及入关采购补贴政策的实行,东北粳米南运数量加大,对南方籼米价格总体有所压制,因而也限制了南方是晚籼米及优质米的上涨空间。

              据笔者调查,目前加工企业普遍采取三种经营对策:一是以加工陈粮及低价的早中米为主,不贸然与粮库抢购新晚稻,增加经营风险;二是采取即购即销策略,在有客户的前提下,收购新稻进行加工生产,没有销路时大多停产观望,另外不排除为占有市场份额及保证客源,一些稍大型的加工企业低零润或零利润加工;三是采取原粮贸易经营,不直接加工,为其它企业或粮库代收为主,以赚取差价。综合现在稻强米弱的形势及北粮南运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加工企业目前储粮仍然不可取,仍将以即收即销为主。另外,笔者建议,个别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跟着政策走,入关收购东北水稻作为储存或加工,而米市预期在12月份后会有小幅的上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21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31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