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方籼稻主产区灾害较少,虽产量取得丰收,但籼稻价格却持续弱势。而粳稻产区灾情频发,多呈减产趋势,且出糙率等质量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粳稻供求形势偏紧,价格看好。主要原因有五大方面:
1、粳稻库存严重不足,决定了粳稻将在高价位上运行。最直观的是,新稻上市前后,2004年陈稻、陈米价格不降反而上升,反应出市场供不应求。
2、今年收购量将大于往年,收购市场将形成竞争局面。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储备增加。今年江苏三级储备稻谷将达28亿斤;二是需要补库,弥补库存不足,预计收购量将达55亿斤,而去年实际收购只有39亿斤;三是消费增加,由于生活水平,饮食习惯的改变,粳稻米的消费也随之增加,而且不受杂交稻米供求的影响。
3、收购价格将是一个由高到低,然后再由低到高的一个过程。总的来分析,由于粳稻最终实际产量要大大低于原先预测产量那样高的期望值,而且产需有缺口,其市场价将会是一枝独秀,当然,以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时间涉足收购市场而引起粳稻米市场价格的波动也不同,具体地分析:
一是收购初期,以大米加工企业为市场主导。他们根据城市居民对新大米喜欢尝个鲜的习惯,采取边收购、边加工、边销售,以销定购的形式,而抢先市场一步,形成传统上新大米价格高开的局面;二是全面开称初期,11月上旬以购销企业为主,边购边销,产销衔接,余缺调剂,此时新大米已全面上市,价位较低,一般稻谷在0.88元左右;三是收购中后期,11月中旬以后,储备企业也加入到收购大军中,此时,粳稻水份已降低,接近入库要求,为了新增储备计划和轮入计划的完成,开始入市收购,由于储备轮换有补贴,国储粳稻轮换补贴今年高达0.10元/斤左右,所以,此时粳稻收购价将直线上升,达到顶峰,预测收购价在0.95元/斤左右,甚至更高。
4、小商小贩贯穿收购始终,灵活经营,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但不主导市场价格。
5、由于取消农业税,市场又是放开的,加上有省外企业插足购销,近日价格有所回升,所以老百姓观望、惜售行为较为浓重,延长了收购期,也会导致市场价格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