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BC分析师、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文峰测算,4月CPI同比上涨1.6%左右,环比下降0.3%左右,累计上涨1.3%。P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4.3%,月累计下降为4.5%,汇率制度和美元价值的变动对物价有明显影响,尤其对工业品价格的影响明显,本期美元环比贬值,国内工业品价格总体出现环比回升。
图1 中国物价指数月度同比走势

具体分析如下:
1、食品价格方面,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全国城镇食品监测商品价格环比算术平均值下降1.37%,降幅低于上年同期,为季节性价格回落,分类加权平均下降0.29%,降幅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折合年度变化算术平均值下降15.27%,加权下降2.98%,3月价格以来的价格回落为正常的季节性回落。同比来看,3月各类食品价格同比值算术平均数上涨5.02%;加权平均值均出现上涨1.03%,较上月提高0.23个百分点。近期央行较快整体货币增长带来同比降幅缩小。
具体分类别来看,各类食品价格总体基本稳定,除粮食价格环比上涨0.12%外,其余各类产品的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水果、禽蛋、肉类分别下降5.17%、2.40%和0.98%。食品价格推动CPI回落0.29个百分点,考虑其他消费品和服务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影响,预计4月CPI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各类商品同比变化来看。食用油为唯一一类出现下降食品,同比下降3.70%,连续21个月同比下降。其他各类产品呈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蔬菜、粮食、水产价格上涨明显,同比上涨幅度分别为10.85%、5.64%和5.40%。肉类上涨幅度3.73%,为2013年12月份以来的最大的涨幅,其中鲤鱼、猪肉、禽肉上涨较为明显,分别上涨为14.14%、8.76%和6.57%。
从发展趋势来看,从4月上旬粮食价格持续上涨,肉类价格在下旬开始出现回升。按权重测算,中旬出现回升,上旬和下旬出现下降,总体环比出现下降;春节过后物价的回落明显低于上年同期回落的幅度,带来了同比涨幅持续提升。
图2、中国城市食品旬价综合指数走势图

图3、中国城市食品月度综合指数走势图

2、农产品价格方面,根据农业部农产品价格监测显示,4月国内农产品批发价格和菜篮子价格指数为203.55和204.91,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34%;环比分别下降1.01%和1.23%。旬度变化情况来看,农产品综合指数上、中、下旬的旬比比分别变动为0.00%、1.33%和-1.15%,折合年度价格的变化0.13%、60.83%和-34.07%;菜篮子价格指数旬比分别下降0.04%、上涨1.59%和下降1.39%,折合年度价格的变化-1.32%、76.19%和-45.94%。农产品和菜篮子价格持续回落对于食品价格的回落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近期的生猪和猪肉价格可是出现反弹,对居民整体消费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图4 中国农产品月度综合价格指数

其中,关键农产品来看 东方艾格公司国内原粮综合指数为4月为2641元/吨,较上月涨0.74%,同比上涨2.11%;扣除货币价值变化影响,较上月上涨0.83%、同比上涨24.70%。其中东北大量收储带来玉米价格回升,对原粮价格指数回升起到关键作用。成品粮综合价格指数3767元/吨,环比涨0.70%,同比上涨3.11%;扣除货币价值变化的实际价格变化环比上涨0.79%、同比上涨25.70%。生猪价格4月谷底反弹,均价13.09元/公斤,环比上涨7.16%,同比涨16.74%,扣除货币因素的实际环比上涨7.25%,同比上涨39.30%,猪粮比为5.33,较上月上涨5.13%,同比涨14.40%。当前国内猪粮比仍在出现黄色预警的中度价格下跌区域。
玉米价格的过高是导致猪粮比较低的关键因素,国家适度调整支农政策,运行农产品价格回落,但是采取稳定农民种粮的成本利润率为主要的目标的目标价格直补政策,利于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图5 东方艾格原粮月度价格指数

图6东方艾格成品粮月度价格指数

5、国际主要商品方面
BOABC监测显示,4月全球主要谷物现货价格指数312美元/吨,扣除美元价值变化影响的实际环比上涨0.04%,同比上涨9.68%。国际谷物价格的实际反弹反映先期持续的价格回落已经对全球农产业生产产生的负面影响,近期谷物价格回升利于稳定2015年主要谷物生产,利于防止后期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反弹对农产品价格及宏观经济产生不利的冲击。
国际生猪价仍保持历史高位,美国瘦肉猪价格为9.20元/公斤,猪粮比的6.82,中美价差为国内价格的29.51%的相对稳定水平;美国猪粮比继续远远高于国内,进口猪肉继续冲击国内市场。原油价格,纽约和伦敦近月合约均价为430美元/吨,环比上涨11.62%,同比下降44.18%;扣除美元价值的实际环比上涨11.37%,同比下降22.00%,去年下半年以来,石油价格持续同比下降,尤其是最近4个月,名义价格同比下降超过40%,扣除货币因素的实际同比下降也超过20%,国际石油价格实际大幅下降利于全球物价水平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利于当前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全球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的提升。
图7 东方艾格全球谷物月度价格指数

图8 国际原油月度价格

3、工业品价格和服务类商品方面
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同上月持平,分项来看,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处于收缩区间为43.8%,较上期下降0.9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6%,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8%,较上期回升1.5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仍为48.4%,较上期回升1.5个百分点。中小企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虽然出现回升,但是仍处在经济收缩的状态,中小企业依然相对困难。
从统计的公布的主要生产资料的批发价格来看,4月,各类产品价格环比上涨幅度扩大,连续3个月出现环比上涨,无论是分类平均还是总体的品均值均出现回升。4月的总体环比上涨0.41%;分类环比上涨0.29%;分类别来看,涨跌互现,能源、农资、化工和金属分别下降1.17%、0.48%、0.43%和0.09%;其他产品不同程度的上涨,化工、林业产品、农产品出现上涨,分别上涨3.63%、0.34%和0.25%,化工类产品的价格加大幅度的上涨带来总体均值的出现上涨。同比来看,分类和总体平均值同比分别下降10.80%和11.96%;同比价格深度下降对工业企业的效益产生的明显的压制。工业品价格大幅回落的关键在于近期美元的大幅升值带动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所致。工业品价格回落幅度依然低于明显次于货币价升值幅度。从变化趋势来看,4月下旬,分类工业品除能源继续环比下降外,其余各类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总体分类涨幅为0.8%,连续两旬出现增长;全部产品的平均增幅为0.9%,也连续两旬出现增长。工业品近期出现价格回升,反应近期央行总体较快的货币投放对经济影响。
2015年4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3.4%,较上期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中间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8%;收费价格指数48.9%,反映中间投入品价格保持稳定,收费价格再度下滑,预计本月服务类商品的价格环比总体平稳。
图9 中国工业品月度环比变化

图10 中国企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4、宏观经济方面—投放量及货币价值变化影响PPI
4月美元环比贬值,同比大幅升值,综合人民币对美元的变动,人民币实际环比仍呈现升值态势,影响国内的物价水平。4月美元综合指数97.59,较上月贬值0.25%,同比美元升值22.18%;8-4月美元累计升值19.44%,同比平均升值幅度为12.01%。持续美元同比升值,导致全球大宗商品和其他各类竞争性工业品价格大幅下滑。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基本稳定,4月人民币对美元环比升值0.33%,同比升值0.41%;综合人民币对美元的变动情况,4月人民币环比升值0.09%,同比升值22.59%;8-4月人民币累计升值19.87%,同比平均升值11.94%。人民币实际升值对国内竞争性商品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
从央行的货币投放来,截至2月末央行货币总投放140.6万亿,同比增长14.16%,为2013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分类增长情况来看,央行在外总资产增长3.52%,央行国内信贷总额增幅17.35%;国内信贷分类比来看,政府信贷增长18.08%、非金融机构增长13.94%,金融机构增长49.74%。从各类信贷增长情况来看,总体货币供应保持较快增长。如果央行信贷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后期的物价可能会从生猪开始出现较快出现回升。
图11 美元综合指数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月度变化

4结论:CPI方面,综合东方艾格主要产品农产品价格、统计局城市食品、农业部农产品和菜篮子价格变化趋势及和服务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及美元及人民币价值变动的综合影响,BOABC分析师马文峰预计本月CPI环比下降0.3 %,月度同比为1.6 %,累计同比1.3%。
PPI方面,综合商品批发价格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及人民币及美元的价值变化的;月度环比增长0.1个百分点、月度同比下降4.3%,累计降幅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