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配额是众企业抢夺的“香悖悖”,正因为国内外大米差价大,对加工企业来说拿到配额可以节约很大的原料成本,但有些配额被黑市转手后,到真正需要的企业手上已经缩水大半。配额绑拍后,让真正需要配额的企业直接获得配额,只要计算好采购的政策性粮成本,合理处置好政策性粮,进口米配额量也基本锁定,也不必再高价买黑市配额了,换来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贸易环境。
2、 政策性粮拍卖近期遭遇寒流,稻谷一直无法顺价,成交率几乎为零。绑定配额后,无疑是给市场一个“促销”信号。而且很微妙的是,本次销售清单中,全部是产区省的稻谷,销区省的稻谷为零,信号很明确,就是要全国粮食企业都来帮助把产区的库存给消化了!从购买政策性粮角度来说,买了稻谷还可以申请到一定比例进口配额,无形是在对政策性粮做打折销售。
但这种销售方式,对销区来说未必就利好,对江西稻谷产区来说,也未必就是利空。大家可以认真仔细的再去思考一下:
销区买到的“跨省”稻谷难道真会拖回本地加工吗?市场自由买卖的稻谷价格是多少?不计运输成本?我想很有可能买家拍下后会就地变卖,但按照顺价,产区是不会接受这个价位的稻谷的,因此肯定是折价,至于折价多少,这里又有很复杂的运算,但结果肯定要是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也就是国家政策粮绑配额后通过拍卖会被“解放”出来,“解放”的稻谷就意味着卖家可以自由定价,完全走市场化交易了。“稻强米弱”可能会得到缓解,但这部分的让利被分散放到各个申请配额的企业来承担。
降低购买政策粮成本也好,增加配额成本也好,“配额绑拍”就像一个缓冲器,可以让进口大米对市场的冲击减弱。所以无论是产区还是销区,大家都要感谢政府的这一决策。
总体来说,“配额绑拍”成为行业的跨年热点,让需要配额的企业思虑重重,拿还是不拿,拿多少,这已经超过了小编的能力范围。但就从这种“配额绑拍”模式看,倒卖配额的人肯定是无利可图的,倒不如在本地做做服务,帮助销区客户看看哪仓粮好,帮助配额企业在当地消化成交的稻谷等等,做一些有利于市场秩序的事情。
最后小编也建议政府抓紧时间把交易清单提前公布,要让政策性粮交易顺利,买家需要很多时间来做“功课”。
(以上为个人观点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