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有些“冷”。复苏“凹凸不平”,就业压力与潜藏风险相互交织,谁能化解增长寒潮,重塑发展未来?
连日来,从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世界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阵阵暖流。
——中国暖流温暖全球增长
宏观视角下,世界经济中何物最稀缺?答案是:增长。
从2008年的首次G20峰会迄今,增长二字始终未远离峰会主题。布里斯班峰会上,增长更是会议主题三大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与抗风险)之首。
若论增长贡献,中国无疑拔得头筹。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峰会期间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2014年中国经济增量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率是27.8%,居世界首位,美国是15.3%。
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为世界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
本次峰会制定了全面增长战略,确立了未来5年推动全球经济在现有政策水平上额外增长2%的目标。这是G20首次为实现经济增长而提出具体目标,因此意义尤为重大。朱光耀说,如果从投资、贸易、就业、竞争力四方面作量化分析,预计中国通过结构改革带动的经济增长对G20实现2%额外增长目标的贡献率将高达30%-40%。
在不久前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1.25万亿美元。
中国市场和中国资本,进出之际对世界经济意味着巨大的增长动能。
——中国思路贡献发展理念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从去年9月G20圣彼得堡峰会以来,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理念,令世界耳目一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庞中英说,世界完全进入相互依存的时代,世界经济总体要靠改进转型和提升全球治理入手,中国理念正在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长期坚持主张的以基础设施投资撬动增长与发展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国家所认可并采纳。“互联互通”则犹如区域乃至全球发展的血脉,特别得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响应。
在北京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说,中国以互联互通为核心议题之一,目的就是开辟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