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胜了干旱、连阴雨天气之后,襄阳市中晚籼稻再获丰收。据襄阳市粮食局统计,该市今年中晚稻种植面积294.57万亩,同比减少2.624万亩,减0.87 %;预计亩平单产1278斤,比去年增加24斤;预计总产37.7亿斤,与去年同比增加0.03亿斤。
“尝新米、吃伏面”是襄阳人的传统习惯。每当新季稻谷上市,人们总要想法吃到最新鲜的稻米。9月初襄阳市中晚籼稻刚一上市,一些加工企业就高价收购、加工销售。
在琳琅满目、供应量充足的大米市场上,新鲜的大米销量毕竟有限。很快,批量的中晚籼稻上市了,中晚籼稻价格应声回落。
进口大米冲击,是导致襄阳市中晚籼稻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大米进口在2013年高增长之后,今年上半年又继续增加。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进口大米164.65万吨,同比增加4.73%。
在襄阳市场,进口大米比同类中晚籼稻米价格低30%左右。面对低廉的进口大米,襄阳地产大米难以动销。
“稻强米弱”的市场格局下,大米加工企业不敢贸然收购,粮食储备企业轮换稻谷数量有限,普通粮食贸易企业更是以销定购。
“国家不收,我就1.32元卖给粮贩子”,9月19日,正在晒场上整晒中晚籼稻的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尹集村4组农民王富成无奈地说。
目前,襄阳市广大种粮农民急盼国家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