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实体经济的复苏情况并未给予BDI继续飙涨的基础面支持,国内宏观形势也难以对大宗商品形成利多,全球经济环境并未有显著改善的背景下,预计BDI的反弹难以持续,在产能过剩的压制下,铁矿石、煤炭等工业品仍将维持低位。
矿石运输量放大BDI直线拉升近50%
自7月22日创下年内新低723点后,BDI指数仿佛搭上高铁快车,短短一个多月便冲破1000点,最高触及1096点,截至8月26日,BDI指数收报1070点,区间涨幅高达47.79%,仅8月以来就上涨了41.72%。
BDI是研究航运企业未来业绩和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数,也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的领先指标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全球对矿产、粮食、煤炭、水泥等初级商品的需求,与全球经济景气荣枯、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关。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认为,BDI近期大幅反弹有三大原因:一是8月初以来,铁矿石和煤炭国际贸易回暖,中国北方至澳大利亚往返航次期租航线成交增多,澳洲矿商FMG、力拓、必和必拓集中拿船,海岬型船运价飙升,刺激了BCI指数开始大举反弹;二是巴拿马型船在粮食船运拉动下开始回升;三是在中国“金九银十”消费旺季的预期驱动下,国际航运海运费提前上涨。
数据显示,海岬型船运价指数(BCI)7月底至8月中旬涨幅为81%,BCI对于BDI的贡献率约为55%。海岬型船舶运输的主要是铁矿石、煤炭等货物,而今年1-7月,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为53960万吨,同比增长18.12%,煤炭进口量同比下降2.2%,但维持在18289万吨的高位。另据了解,8月10日当周,澳大利亚发往中国铁矿石1186.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6%;8月23日至25日,力拓发送了17万吨的铁矿石达到青岛港。
“此次BDI爆发式上涨主要由铁矿石运输量放大所致。”华联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杨彬表示,上半年国际矿石企业大幅扩产,导致目前国际矿到我国到岸价格比年初下降三成,而当前正是填补库存时期,由此形成了国际矿山加大对我国铁矿石发货量、我国企业进口矿石大幅增长的局面。
随着BDI指数的直线拉涨,市场预期航运企业的盈利将得到明显改善,由此掀起了航运股票的一波小高潮。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6月20日以来,申万航运指数涨幅超过20%,7月22日以来的涨幅也接近9%。仅7月22日至8月27日,中远航运股价涨幅超过20%,中海发展股价上涨17.53%,天津海运股价上涨12.34%,招商轮船、宁波海运和渤海轮渡的股价涨幅也都超过10%。
而从近期的大宗商品运行情况来看,南华期货宏观研究中心副总监张静静指出,尽管多数黑色系品种在本月创出新低,但数据显示1-7月国有钢铁企业利润实现较大增长、国有煤炭企业利润回落但仍保持正增长;而另一些工业品如有色企业尽管持续亏损,但相关品种价格却保持坚挺。这对于BDI及类似指标均形成利好。
基本面不乐观BDI反弹难持续
尽管资本市场对BDI的强势反弹给予热烈响应,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宏观经济无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对于BDI的反弹不宜过度乐观,与之相对应的是,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后市并不看好。
“BDI近期的上涨并非是中国需求驱动的,而是由海外矿山和煤矿在押注中国季节性消费旺季下加大发货力度,季节性波动带来的扰动更大。而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高企,煤炭企业纷纷减产以应对煤炭需求低迷下的亏损困境,因此铁矿石和煤炭进口在阶段性回暖之后会使得铁矿石和煤价再度承压,从而制约"金九银十"旺季后续进口,最终带动海运市场再度转冷。”程小勇认为,当前BDI的表现并不能真实反映中国经济和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下半年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难以大幅改善,而价格反弹动力只能来源于上游减产。
摩根大通日前公布的中国信心指数(JSI)创去年6月以来新低。近来中国的核心工业金属类大宗商品——铁矿石的期货价格逼近年内低点。继上周公布的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创三个月新低后,市场又出现经济增长势头下滑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