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啤酒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啤酒行业虽然有110多年的历史,但是酒花和麦芽在我国仅有30年的培育历史,其总体水准有待提高,相关问题亟需解决。
问题一:受原料供应的影响,我国啤酒原料产业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密集,西部地区比较稀少,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局面。受比较效益的圈囿,现在,不少西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部地区的麦芽企业开不了工,其中,新疆和甘肃有58家麦芽企业,开工生产的只有16家。总体来看,占据目前我国麦芽总产量50%的麦芽生产企业位于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另外,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大麦源源不断地进入,极大地冲击了本土的麦芽行业。
问题二:啤酒原料行业缺乏系统的交流平台。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业育种、啤酒大麦和酒花生产未列入农业部统计范畴,所以,对于啤酒原料生产企业而言,生产规模的定量、相关信息的沟通就显得有些困难。
问题三:与啤酒企业的要求相比,我国啤酒原料产业在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有待提高。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啤酒行业每年发表的论文非常多,但是,聚焦原料行业的论文少之又少。在装备方面,大型的啤酒企业有很多高档仪器,但是酒花行业,其仪器设备有一定的差距,有待改观。另外,我们对于特种麦芽的开发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弱势方面的研究。为此,啤酒原料专业委员会于2011、2012、2013年进行了专业检测,总体的结果是,我们的啤酒原料、麦芽质量还是较好的,但与啤酒行业的发展总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例如,陈酿指数、抗氧化的能力等总体水准还有待提升。
问题四:国家对原料行业的关注不够。农业领域认为,大麦、酒花是工业产品,需要对其进行工业管理。而工业领域则认为,大麦、酒花是是农业产品,不归工业管,导致大麦和酒花始终游离于国家政策外,大麦生产不享受国家补贴,这无疑给原料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产业链互动对接,实行产业共同进步。建立啤酒麦芽、大麦的产业链互动机制。二是加强啤酒原料行业自身建设,提高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可以将相关的检测指标和内容在相关网站上发布,以使优秀的原料供应活动能为广大的啤酒集团所熟知,推动行业的发展。三是呼吁国家机构给以政策倾斜,提高我国啤酒原料比较效益,增加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我国啤酒原料行业相伴啤酒行业发展30年,虽然起伏不断,但是仍能成为我国啤酒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我国经济工作第一件要事是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对于我国啤酒原料行业和啤酒行业而言,今后一段时间,第一件事就是原料供应安全问题。大家要为我们的啤酒,为我们的麦芽,为我们的酒花共同努力,协调发展,合作共赢。
印度联合啤酒法律总监调任喜力亚太区法律总监
0评论2025-09-0818
新华锦:控股股东股份被司法冻结和标记
0评论2025-09-0817
英国半年超200家酒吧倒闭
0评论2025-09-0818
即墨黄酒6.65亿“卖身钱”成“救命稻草”?
0评论2025-09-0826
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5亿元
0评论2025-09-0538
2025年上半年烟台市啤酒产量11.75万千升,增长3.1%
0评论2025-09-0433
湖北竹山县:投资1.8亿元精酿啤酒项目签约
0评论2025-09-0440
赵春武“转正” 接任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
0评论2025-09-0445
嘉士伯在印度开设首个IT全球能力中心,加速数字化转型
0评论2025-09-0424
燕京啤酒跨界做汽水 收入占比不足1%
0评论2025-09-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