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啤武威公司项目建设纪实
5月15日上午,记者出城向东前往武威工业园区,沿宽阔笔直的青啤大道走了近300米,一座现代化的工厂便矗立在眼前,镶在高大建筑外墙上的四个绿色大字“青岛啤酒”格外醒目。这就是青岛啤酒武威公司新厂区。
厂区内,拉运空啤酒瓶和啤酒的车辆进进出出、有条不紊,在质检、包装、灌装等各个生产环节,工人们一丝不苟,为即将到来的啤酒销售旺季而忙碌着。据了解,截至目前,新厂区产销量已突破70000千升。
这座现代化工厂的崛起,是市委、市政府竭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结出的硕果,是青啤决策层对我市“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发展环境的高度认可,也是青啤武威公司全体员工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的结果。
一
2013年8月26日上午,位于武威城东的武威工业园区内喜气洋洋,随着市委书记火荣贵、青啤公司副总裁刘英弟、张安文共同开启第一桶啤酒,标志着青啤武威公司总体规划60万千升一期20万千升啤酒生产项目竣工投产。
在这喜庆和成绩的背后,有着太多的艰辛和付出,凝聚着市委一班人带领全市人民无中生有抓项目的责任担当。
武威啤酒厂建厂近30年来,产能小、装备差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软肋”。2004年6月,西凉啤酒有限责任公司与国内最大的啤酒企业——青岛啤酒股份公司实现强强联合,将西凉啤酒的原料优势和青岛啤酒的品牌优势有机对接,完成了对西凉啤酒的“脱胎换骨”,成立青岛啤酒武威分公司。
成立初期的武威公司产销量有所增长,但在集团内仍属产能低于10万千升的小厂,产量排名位列青啤国内工厂40位之后,随着总部大工厂战略的实施,工厂面临被整合“吞掉”的危险。
就在公司一班人苦苦思索如何做大做强企业的关键时刻,市委提出实施“三大战略”,青啤总部又提出“双轮驱动、跨越千万”的战略构想。公司审时度势,在武威市委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勾画出“出城入园、搬迁扩建,一揽子解决企业长远发展问题”的宏伟蓝图。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赶赴青岛,与青岛市党委政府、青啤总部领导面对面洽谈。他们全力支持企业的热心、信心、决心、恒心与诚心,最终打动了青啤最高决策层,将这个在非省级中心城市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项目放在武威。
青啤公司副总裁刘英弟说,青啤公司在武威实施搬迁扩能和投资扩建,看好的是武威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各级领导发展经济的真心诚意,更基于武威市委主要领导招商引资的热情和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心。
二
在省市区党委政府、青啤总部以及武威公司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5月25日,青岛啤酒武威公司搬迁扩建总体规划年产60万千升啤酒生产项目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5月26日,项目在武威工业园区开工建设,用地总面积400亩,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投资约5亿元,年生产能力20万千升,项目全部建成达标后,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
青啤武威公司项目部主任郭致江告诉记者,自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公司就成立了搬迁扩建项目办公室,各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各施工企业加班加点加紧作业,监理单位坚持原则一丝不苟,确保了工程安全、有序、快速推进。从2012年3月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办公室全体人员就吃住在工地,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建设之中。
屈指算来,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仅用了2年3个月时间!青啤武威公司一期20万千升啤酒生产项目以其创造的“青啤速度”令人刮目相看。
在青啤5家搬迁工厂中,武威搬迁项目被青啤总部评为“建设进度最快,取得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项目。青啤搬迁项目被市委、市政府誉为“投资大、建设快,操作规范、管理科学”的招商引资标杆项目。
三
2013年10月30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率团观摩青啤武威公司时,对公司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省委、省政府将为青啤武威公司发展和60万千升啤酒生产项目建设提供全力支持。
据了解,新项目的生产工艺采用目前国际一流的啤酒生产设备,配备不锈钢发酵罐、进口过滤系统、纯生装酒机,从原料处理直至成品酒出厂全过程自动化控制,生产过程采用先进的二氧化碳回收、梯级制冷等环保节能新工艺、新技术。青啤武威公司成为青岛啤酒西北区域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青岛啤酒60多家生产工厂中28家主品牌生产工厂之一。
在青啤武威公司,记者遇到刚刚参观完环形走廊及展示区的刘女士,她告诉记者,消费者体验中心提供了一个了解啤酒文化、解读青啤文化、体验生产流程、品尝新鲜啤酒的身边乐园,从而使青啤武威公司成为一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集啤酒酿造和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梦幻工厂。
项目的正式竣工投产,翻开了武威公司跨越发展的崭新一页,也为我市加快发展“液体经济”首位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实力增添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