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啤酒行业:未来5—10年,从抢地盘到大整合

2014-04-29 10:482900
  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和嘉士伯啤酒这五大集团已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5%。这种五强的格局是暂时的,从全球的范围看,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还是不够高,比如美国,只有两个啤酒厂。所以未来5—10年,啤酒行业一定会从抢地盘到真正的大整合。

 

  本报记者 范媛

 

  政府颁布“八项规定”和“禁酒令”等政令以来,酒业受到巨大冲击,白酒、红酒销量都不同程度下滑,唯独啤酒行业传出喜讯。

  4月23日,2014年中国啤酒业年度峰会召开,据中国酒业协会在会上公布的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啤酒品牌生产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4.6%,其中,华润雪花啤酒集团还因企业总销量和旗下雪花品牌销量均突破千万吨而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双千万吨”的啤酒企业。

  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分列2013年啤酒行业销售前三强。其中,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年报显示,2013年度,两家啤酒企业分别实现了870万吨和571.4万吨。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华润雪花年销量1172万吨,雪花啤酒品牌销量1062万吨。

  据了解,目前世界销量最好的美国百威和BudLight销量都在700万吨左右。华润雪花2013年的销售数据刷新了世界销售纪录,登顶全球首家实现“双千万吨”。

  这已经是华润雪花连续第9年当上行业“带头大哥”。

  “1997年燕京是行业老大时,雪花啤酒年销量也就20多万吨,远远不能和燕京、青岛相提并论,一直到2000年,燕京啤酒一直是行业第一;2001年到2004年期间,青岛啤酒成为行业第一;从2005年开始,雪花品牌开始位居第一。”华润雪花啤酒营销中心总经理曾申平在接受采访时说。

  记者查阅行业资料发现,2000年之后,啤酒行业进入了大规模收购兼并期。以2007年的数字为例,啤酒企业减至251个,比上年减少了44个;生产啤酒的工厂数减少了30个,为502个。

  但曾申平认为:“雪花在十年左右创造了一个新的、比任何一个企业都要大的市场增量,这个增量不是并购得来的,更多的是雪花自身的对市场、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独特方法。”

  “2012年底,华润雪花内部做了一个测算,把当时所有的工厂加在一起的产量和现在的产量进行比较,总产量中并购来的部分仅仅占35%,而65%是华润雪花通过市场扩张和新建工厂完成。华润雪花收购钱江啤酒的时候,钱江啤酒在杭州市场中占不到30%,60%的是西湖啤酒,而当西湖啤酒卖给我们的时候,西湖啤酒20%的市场占有率都没有了。”曾申平举例说。

  据了解,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超过95家啤酒厂,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30多个区域品牌,共占有中国啤酒市场23%的份额。

  “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和嘉士伯啤酒这五大集团已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5%。”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介绍说,“目前啤酒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养成,规模化扩张之路已接近尾声。”

  曾申平预言:“这种五强的格局是暂时的,从全球的范围看,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还是不够高,比如美国,只有两个啤酒厂。所以未来5—10年,啤酒行业一定会从抢地盘到真正的大整合。”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