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上海4月28日 -中国证监会上周五晚宣布重启发审会,市场担忧未来扩容压力加大。中国证券报周一引述权威人士称,新股发行启动尚需相关配套规则发布后才能进行,首先拿到批文的应是已过会企业,未来增量过会企业的上市预计会有节奏地进行,会从供需平衡角度出发考虑市场承受能力。
报导援引投行人士认为,首次公开发行(IPO)启动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新股发行相关配套细则发布,预计这些配套规则最快在4月底、5月初出台。此外,网下投资者备案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照此推算,5月底才可能会有新股上市。
报导指出,3月底有关完善新股发行改革相关措施发布之后,中国证券业协会向承销商和询价机构下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管理业务规范(2014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证券业协会还将制定配套文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自主配售细则》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备案管理细则》。
截至4月25日,已有122家企业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预计6月底前,绝大部分在审企业可完成财务资料更新和相关预先披露工作,但是发审会召开的节奏与预披露应当并不一致,公司预披露后,还需经过反馈会、见面会、初审会等多个环节。
报导引述业内人士表示,即使是进入发审会环节的企业,在通过发审会以后,其上市进程也应当排在目前26家已过会企业的后面。这些已过会企业包括两家沪市主板公司,七家深市中小板公司和17家创业板公司。
继时隔一年半首次有IPO排队企业进行预披露后,首发企业发审会亦将在月末重启。证监会网站上周五晚间刊登公告称,将于周三(30日)召开发审会,对包括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的IPO申请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