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共调查农户27户,调查总人数108人,本年耕地面积300.24亩, 户均11.12亩,上年度粮食播种面积406.08亩,本年度粮食播种面积427.68亩,户均15.84亩。调查显示:我市农调户粮食产量增加,户均存粮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售粮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粮价略高于上年,售粮收入有所增加。
二、农户存粮情况
1、户均存粮总量减少。据对3县27个农户的调查,2014年4月1日农户户均存粮716.82公斤,与上年相比减少559.11公斤,减幅77.90%。存粮主要以晚稻为主,早稻基本售空。截止2014年4月1日, 我市户均自食自用粮为755.37公斤,占粮食总产量10.26%,比上年884.74公斤减少129.37公斤,减幅17.13%。
存粮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粮食收购价格有国家保护价做基础,农户基本是有多少卖多,基本不留存。二是晚稻上年价格比较低迷,农户存粮量较多,待价而沽,本年晚稻收购价格比较稳定,排除水分,杂质等降等级因素,收购价基本在2.60元/公斤左右,农户尽快出售,回笼资金。三是由于本地农户家中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而且本地工业园区企业大量招工,农闲时期在家的大部分劳动力选择进厂务工,家中饲养家畜的越来越少,致使农户存粮量有所减少。
2、从农户存粮情况调查分析: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农田抛荒情况很少。本年度我市调查户耕地面积为300.24亩,粮食播种面积为427.68亩,主要是由于国家农田直补政策的落实和粮食市场行情看好等原因,农户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3、存粮结构没有变化。早稻收获后一般就会卖掉,7-9月份农民正是用钱的时候。晚稻一般自食自用,再留部分待售,作为应急用。
三、农户售粮情况
1、售粮数量户均7086.18公斤;售粮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57元;户均售粮收入为18197.42元。
2、售粮增加。本年度户均出售粮食7086.18公斤,较上年度户均出售粮食5181.62公斤,增加1904.56公斤,增幅26.88%。农户出售粮食的渠道多样化,本年度户均出售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4141.92公斤,占粮食出售总量的58.45%;出售给粮食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1755.56公斤, 占粮食出售总量的24.77%;通过其他渠道销售1188.70公斤,占粮食出售总量16.77%。
3、影响农户售粮变化的原因:⑴粮食产量户均7360.96公斤比上年明显增加,影响农户售粮增加。⑵市场价格因素:当时市场价格一直呈下跌,农户怕粮食难卖,故都想尽快售出。⑶当时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远大于市场价,所以农户把粮都卖给粮站。
4、农户出售粮食的渠道主要是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的,农民售粮的方式:主要是向粮管所、加工厂、粮贩等售粮,谁价高就卖给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于收购点较少,农户既要花时间还要出运费,粮食和饲料加工企业比较活跃,其作用也在增强,预计农户出售给粮食和饲料加工企业仍占相当比重;由于个体粮贩服务态度好且主动上门收购,手续简便,省时省力,很受农民欢迎,仍有一定的比重。
四、待售粮数量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农户在留足自食自用粮后,待售粮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截止本年4月1日,调查户均年待售粮食31.48公斤,比上年度户均待售粮468.52公斤减少了437.04公斤,减幅93.28%。
五、建议
1、应继续加强粮食市场的管理,执行好有利于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的落实到位,及时给农民实惠,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
2、在粮食经营品种上,应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开展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农民售粮心态,适时开展多品种经营,扩大粮食购销市场促进粮食流通发展。
3、正确引导农民合理确定储粮数量,选择合适时机出售余粮。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得到更多的售粮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平缓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4、应在继续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要更多地在注重引导农民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产,注重引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努力调整种植结构,开展多种经营等方面下功夫,以促使农民多渠道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