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龙文区各部门的“保姆式”服务下,落户蓝田开发区的百威英博雪津啤酒项目实现快建设、快投产。这是该项目即将投资的二期厂房一角。 记者 范伟鸿 摄
漳州百威英博雪津啤酒项目2010年8月正式落户,不到两年时间,项目一期工程22.5吨生产线就竣工投产;投产一年后,企业销售产值就达3.2亿元,纳税近6000万元;去年“9·8”期间,又计划投资5.2亿元建设二期项目,投用世界最先进、每小时生产12万瓶灌装啤酒的生产线;今年,预计实现产值6.5亿元,税收达到1.2亿元。
是什么让百威英博集团对龙江大地寄予厚望,连续投巨资打造新的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目前进展如何?近日,记者探访了漳州百威英博雪津啤酒项目。
倒排节点、倒逼进度,二期项目5月投产
行走于漳州百威英博雪津啤酒二期A项目现场,处处让人感受到建设热潮。
这里,是漳州迄今为止产能最大的啤酒生产基地,准备在今年5月份投产、在2015年实现产能60万吨的厂房已经搭建完成;
这里,一套新的德国洗瓶机主体安装已完成,施工人员正对线路和护栏进行调试和检修,保证这套1小时内清洗50000个酒瓶的设备“一开工就不停工”;
这里,一条世界上最快的易拉罐啤酒生产线基础施工进入关键节点,往来的人员和车辆正按照设计图纸安装设备,完成后每小时能生产12万瓶啤酒。
“我们有信心按时完成项目建设,力争今年5月份投产。”落户蓝田经济开发区的世界500强企业百威英博集团东南事业部总裁何建平满怀信心地说,“明年,达到100万吨产能。”
“保姆”工作细致,项目才能快推进
2010年,时任漳州百威英博雪津啤酒建设项目部总经理的邱文感到巨大的压力:“新项目的建设,蕴含着更广阔的前景,但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建设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
“放心,你们只要把技术、设备和资金准备好,后顾之忧我们来解决,我们当‘保姆’,绝对不掉链子!”蓝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放下狠话”。
“口头打包票靠谱吗?”邱文心里还有些疑问。然而,当他进驻工地,开始建设项目后,他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这‘保姆’靠谱,说实话,办事儿!”
“在建厂房的重要时期,办公人员没场所办公,连打印一张纸都麻烦,能不能帮我们解决?”“大事”开发区的人管,小事管不管?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当时负责企业事务的经理曾垚,打通了蓝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服务专线。
“我们马上协调解决!”电话那头说。
第二天,曾垚一帮人就有了“办公室”:一间从开发区规划建设局腾出的会议室。它被免费提供给项目的办公人员使用。
“工人开始进场施工,设备和人员越来越多,没地方搭建更多临时工棚,怎么办?”曾垚又拨通了服务专线。
很快,蓝田经济开发区就在项目旁边一条未开通的道路上腾出一块空地给企业建设临时性活动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