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上海4月1日 - 在超日债违约后,中国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信用风险也开始浮现。21世纪经济报道周二引述市场人士透露,由徐州中森通浩新型板材有限公司2013年发行的私募债上周五出现了利息违约,而担保方中海信达担保又因内部协调问题拒绝承担代偿责任,这可能成为私募债市场中首例违约。
报导指出,13中森债的发行规模为1.8亿元人民币,而从中森通浩的历史财务数据、行业背景及融资动作来看,该笔私募债的发行或存在瑕疵,其利息违约与其资金周转困难不无关联。
该公司在13中森债发行两年前的财务数据较为诡异,特别是其净资产出现了数倍突增。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同期业绩增长并不能支撑前述净资产的突增;2012年中森通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为92.41%和134.26%。
此外,中森通浩所处行业的产能过剩抑或对其经营能力造成影响。报导引述一位相关行业人士表示,板材行业现在产能过剩很严重,出现经营压力也比较正常,”不过10%的票面利率也只有1,800万,资金周转一下最后延期支付应该没有问题。”
资料显示,中森通浩则隶属于中森通浩集团公司。该集团业务覆盖建材、房地产、物流等多个领域,属民营企业。
报导还援引消息人士指出,13中森债的担保方中海信达拒绝为该债券履行代偿义务的原因并非是没有能力兑付,而是其内部协调出现了矛盾,原因是当地分公司私下做了担保,但中海信达并不认可。
接近中海信达人士处的一份资料显示,中海信达2012年底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20.8亿元和20.13亿元。
路透暂时无法联系到中森通浩及中海信达对此进行评论。
近期中国信用风险忧虑正日渐升温。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506.SZ: 行情)3月5日公告称,无法按期全额支付其公司债第二期利息,这标志着延续至今的中国债市刚性兑付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