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黑龙江稻米余粮逐渐下降 陈稻获得空间

2014-03-26 11:053430
  随着3月底临储粳稻收购结束,东北地区粳稻托市收购各地陆续收尾,其中普通圆粒粳稻的市场结余量已经基本售罄,预估黑龙江地区粳稻累计已售出85%比例。近期,局部稻米价格开始出现了适度上涨情况,增加了贸易商使用陈稻的比例。
 
黑龙江粳稻余粮比例下降较快,推动价格上涨
 
      根据公开市场消息,截止3月20日黑龙江粳稻基层平均销售进度约85%左右,相较去年同期约有10%左右的增幅,其中政策性粳稻收购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今年政策性粳稻收购占据主要力量,市场对于稻米市场的预测也呈现分歧。从库存持有结构来看,由于国储占有相对充裕货源,势必形成远期的拍卖供给压力,而中短期的市场主要是检验社会库存的流通情况,,目前看随着时间成本的增加而使得稻米价格有所上涨。
 
      截止3月下旬,黑龙江虎林地区出米率68%收购价格2860-2900元/吨水平,建三江地区出米率68-69%普通圆粒水稻收购价格最高可至2900-3000元/吨水平,东部地区的收购基本收尾,市场余粮相对有限;哈尔滨北部县市收购出米率67-68%收购价格2960-3000元/吨不等水平,各基层地区价格出现20-60元/吨不等水平,主要还是收购难度增加,贸易商提价刺激成交。
 
       加工企业开机利润维持稳定,陈稻需求获得提振
 
 按照中华粮网数据监测,黑龙江建三江地区加工企业出米率68%粳稻收购成本2940元/吨。双抛双选大米出厂价4200元/吨,碎米2260元/吨,白米2760元/吨,油糠1700元/吨,稻壳加杂质200元/吨,米厂加工利润约15元/吨。稻米加工企业理论加工利润继续维持小幅盈利空间。
 
      但是受到稻强米弱格局的冲击,以及东北多地轮换陈稻的供应出货,贸易及加工企业对于陈稻的市场需求表现积极,从成本对冲角度来看优势也比较大。其中,黑龙江省轮出2011年产的粳稻在今年的数量约有150万吨水平,给予了市场较大的原粮补充空间。
 
      稻强米弱格局依旧延续,南方消费平稳
 
       由于南北稻米价格的对冲多元化,以及加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南方稻米市场消费价格基本是延续多年的稻强米弱格局。尤其在南方地产粳稻、籼稻供给数量连年充裕的背景下,低成本的多方式对冲使得消费端始终不见高潮。目前,江苏等地的粳稻米价格优势仍然拖累东北稻米的消费市场。
 
       随着春节后消费进入淡季的影响,市场也已经度过民工潮、返校潮,下一个市场阶段市场将以迎接“端午节”消费为阶段性备货的价格支撑。现在,南北方天气均已开始升温,对于高水分的稻米仓储开始有些威胁,市场对低水分、高品质的采购需求将比较占主。按照消费平稳的节奏、需求备货谨慎的惯性,北方供应商开机理性的格局下,市场的总体供需关系仍将以供应为主要牵引力,所以在没有有效爆发拍卖的情况下,南北方稻米市场预计仍将以时间成本带动而阶段性走强的概率较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5月国内大米价格整体平稳

0评论2025-07-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