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发改委称未发现企业债今年存在偿债风险-

2014-03-21 11:472030
 

路透上海3月21日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召开企业债券兑付工作座谈会。中国证券报周五引述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发现剩余兑付和回售债券存在偿债风险。在今年预估1,000亿元人民币的到期兑付规模中,截至目前已完成兑付约200亿元,未出现偿债违约现象。

 

据发改委统计,今年需到期兑付的企业债共838亿元,涉及回售的企业债共1,388亿元,预计涉及回售债券的实际兑付比例较低,因此全年企业债到期和回售的规模约1,000亿元。

 

报导称,在座谈会上,来自各省及部分地级市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向发改委汇报了2014年企业债券的到期兑付情况,汇报内容涉及各地到期兑付和回售企业债的具体名称、数量、金额、偿付方式以及应急预案等。

 

截至目前,各地已完成约200亿元企业债到期兑付,迄今未出现一起企业债偿债违约现象。从座谈会反映的情况来看,今年企业债出现偿债风险的可能性很低。

 

不过,对于后续兑付工作,国家发改委财金司仍然提出了高要求。针对企业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的不同,要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措施。要对偿债工作准备情况、偿债资金到账情况进行及时督促检查,确保不发生意外。

 

同时要做好回售预案。各地发改委要与发行人、主承销商做好沟通,一定要帮助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利率水平、企业自身信用等级等各个方面的分析、判断,做好回售预案制定工作。回售预案要提前公开,投资者提交回售意愿的,要及时安排资金。

 

此外,要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国家发改委和各省市发改委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上下沟通,提高透明度,建立对市场突发事件的监测和应对机制,及时回应市场的关切。要加强企业债券发行事中、事后的监管。要积极督促中介机构履行责任,对于中介机构确实存在的问题,要敦促其整改,必要时予以惩处。

 

企业债券的审批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发行人多为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而近日出现付息违约的11超日债则为公司债,为民营企业背景,审批部门则为中国证监会。根据发改委数据,自2000年以来截至2013年11月底,企业债券累计发行32,044亿元。(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