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外资金融机构整体仍在加大投资
* 其贷款放缓因需求减少及脱媒影响
* 外资行在华业务盈利状况较好
* 国内银行业应高度关注美国QE退出
作者 徐永
路透北京3月10日 -中国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认为,中国市场对外资金融机构仍有较大的吸引力,短期内不会发生投资趋势的逆转。但国内银行业应高度关注美国缩减量化宽松(QE)政策的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廖岷在两会期间接受路透专访时称,2014年外资行整体仍在加大在中国布局和投资。近年来其新增贷款减少是客户群差异、有效需求不足和直接融资发展等综合原因推动的,个别机构调整也是集团策略正常选择。
“当然我们的银行业机构确实应高度关注QE退出进展,及时分析退出对整体经济金融的影响,对银行的信贷质量,流动性及经营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要未雨绸缪,充分准备。”他称。
对于美国退出QE预期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廖岷认为应具体分析,流出的资金是短期套利资本,还是机构在中国的中长期的投资。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能以7%以上的增长速度继续增长,这必然有很多投资的机会。
伴随着美联储削减购债计划和中国经济减速等原因,外资金融机构近年来呈现了贷款新增减少,和个别机构收缩在中国业务的状况。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外资金融机构2013年人民币贷款仅新增386亿元人民币,此前三年分别为777、779亿和1,628亿。金融危机后外资行的人民币贷款曾经底部反弹,不过去年再次出现较大下降。
另外近年来,外资行频发出售在中国金融股权或关闭业务单元的举动。去年底,汇丰宣布将其持有的上海银行全部股权出售给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此前德意志银行也陆续关闭在中国的零售业务支行。
不过据廖岷介绍,2013年上海辖内外资银行资产余额同比增长13.3%,超过同期中资银行8.4%的资产增速。
2014年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拟开设分支机构的数量达到100家,一些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银行,也陆续向上海银监局表达了新设代表处的意愿。
截至2013年,上海有外资法人银行22家、外资银行分行73家、外资银行支行106家,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布局最密集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