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该镇晚稻平均每亩增产近50公斤,总产量达到了1238.3万公斤,但是,销路问题却成了种粮大户们的"心病".
"由于本地的消费能力所限,散户的晚稻基本卖得‘七七八八’了,但是种粮大户们动辄一二十万斤的稻米却一度滞压。"泽国镇农科站高级农艺师陈绍才透露。 水稻协会的作用充分凸显。为了帮助会员们打开销路,协会牵头联系了黄岩、路桥等地市场,统一进行出售,使得种粮大户们的损失减少到了最小。
"种粮农民实际上是弱势群体,信息闭塞、技术落后、凝聚力差。通过协会这样一个群体性的平台,可以使得各自为战的农民进行技术沟通,有困难相互帮助。"上述人士表示。
过了之前这一关,接下来,水稻育秧中心已开始部署早稻育秧计划,争取为今年的早稻种植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