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其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本月6日将迎来"惊蛰",此后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但是,因冷暖空气交替,气温常不稳定。因雨量增多有限,冬干之后常伴春旱。
本月21日是"春分",也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时至"春分",大部分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和植树造林。专家提醒,春分前后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