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首次公布 中国东部六省市去年占比不足四成

2014-02-20 11:491810
 

路透上海2月20日 -自2011年起公布全国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周四首次公布了按地区统计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其中排名最前的东部六省市,即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和上海去年合计占全国比例为37.9%,融资集中度连续两年下降。

 

该六省市2013年融资规模分别为13,826亿元人民币,12,556亿,12,070亿,10,838亿,8,345亿及7,964亿。宁夏回族自治区去年社会融资规模最少,仅664亿元。

 

此前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7.2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8.89万亿。

 

具体而言,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特征方面,区域融资不平衡状况明显改善: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占同期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总额的52.2%、19.6%和21.9%;东部地区占比比2011年下降6.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占比分别比2011年上升2.0个和2.7个百分点。

 

另外地区融资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中、西部地区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较高。

 

2013年,中、西部地区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其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分别为51.8%和54.6%,比东部地区分别高2.4个和5.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直接融资(指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和境内股票融资合计)占其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13.5%,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高1.5个和3.0个百分点。

 

央行认为,与人民币贷款相比,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地实体经济从整个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支持。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也有利于改善地区融资环境,增强金融与经济间的良性互动。

 

央行表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和内涵与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一致,即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目前汇总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全国数据间的误差率一直稳定在0.2%左右,比2011年下降1.6个百分点,明显低于汇总的地区GDP数据与全国GDP的误差水平,已基本符合统计数据发布的条件。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从指标构成看,省(市、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