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表示,1月在整体订单量中,韩国承揽的比重高达45.4%,中国承揽的订单量为125.8588万CGT,占比34.0%。中国造船企业多年来通过低价承揽订单的战略赶超韩国造船企业,而此次在订单量上,韩国造船企业再度实现第一。在市场份额方面,2011年韩国企业的份额仅为16.0%,2012年为14.2%,2013年略升至19.1%,而2014年则大幅提升至45.4%。
据分析,韩国企业凭借技术优势承揽了大批容量较大的船舶,而且在燃气船舶等高附加值船舶市场上,也同样以产品竞争优势获得了订单。从1月承揽的船舶数量来看,中国承揽60艘,韩国承揽52艘,但在CGT方面,韩国遥遥领先。可见韩国造船企业主要承揽了制作难度高的大容量船舶。事实上,1月国内船舶企业主要承揽了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和超大型油轮等需要高难度技术的大型船舶,而中国企业主要承揽了规模小的散装货船。
此外,韩国国内企业在拥有较高竞争力的能源相关船舶方面也取得了喜人业绩。2013年,全球能源企业对运输用船舶的需求增大,因此在船舶价格尚未提升时,预先大批购入燃气船舶,给国内造船企业带来良机。在这种情况下,现代重工业、三星重工业和大宇造船海洋等国内优秀造船企业计划把2014年的订单承揽目标较2013年提升5-15%,展开积极的营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