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晚籼稻依旧坚挺 托市结束价格或落

2014-01-27 11:492910
 自2013年9月中旬开始,南方中晚籼稻主产区陆续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截止日期为2014年1月31日。当前南方产区中晚籼稻余粮见底,仅部分农户手中尚有少量余粮。
 
  据粮商反映,目前中晚籼稻入库量已经明显减少,优质中晚籼稻托市企业收购价仍为2700元/吨,由于仓容紧张,后期粮库收购量将有限。南方产区米厂粳稻收购量逐渐增加,籼稻需求渐趋转弱,然而,目前仍处于政策执行期,市场中晚籼稻价格尚有支撑,坚挺格局不改。
 
  夏季高温干旱局部籼稻减收
 
  夏季南方多省遭遇干旱天气冲击,导致单产水平下降。据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中晚籼稻产量约2016亿斤,同比减39亿斤,减幅1.9%。去年中晚籼稻生长期间遭遇持续干旱,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南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气温偏高2~4摄氏度。贵州、湖南、浙江、湖北东南部、江西西部和东部等地存在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随后受台风袭击,暴雨成灾,使得江西、福建等多地中晚籼稻产量和品质均严重下降。
 
  据数据显示,当前江西抚州部分企业对2013年产水分含量15%、整精米率55%的普通中籼稻到厂价为2500~2540元/吨;湖北武汉部分企业水分15%、出糙率75%的晚籼稻到厂价2600元/吨。由于秕谷多,整精米率低,无法达到最低收购价质量要求,因此实际收购价格多较最低收购价略低,仅优质稻谷收购价可达到最低收购价。
 
  托市政策利好农户售粮积极
 
  从2004年起,我国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规定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国国内中晚籼稻托市收购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价格坚挺运行,后期市场在失去政策提振后,中晚籼稻将有下跌风险。近期在春节临近的利好下,市场籼米走货加快,但受供应充裕制约,价格难有涨幅,以平稳运行为主。
 
  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粮食。
 
  托市收购对质量总体控制严格,以2013年生产的国标三等中晚籼稻为标准,托市收购价为1.35元/斤。因托市收购价格坚挺,农户售粮意愿较高,进度较往年加快。
 
  籼稻产量丰收价格难再上涨
 
  随着种植面积扩大以及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中晚籼稻产量十分可观。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中晚籼稻产量从2006年的9805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10575万吨,5年间上涨幅度高达78.53%。2013年虽受自然灾害影响,但整体产量依旧庞大。供应持续充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价格涨势。预计在1月31日前,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将维持在当前水平,即2700元/吨左右,不会再有上涨。托市收购结束后,价格下跌可能性较大,不建议需求主体大量备货,有补货需求的企业可少量择优采购。
 
  籼米需求平淡价格弱势延续
 
  2013年10月份以后,各地中晚籼稻大量上市,新季籼米供应增加,米厂出货压力加大。元旦前夕,大米贸易商仍无大量备货意愿,市场疲软态势凸显,部分厂商为加快走货而小幅降价。贸易商称,由于终端消费不见起色,大量备货风险较高,因此这段时间多以消耗库存为主,观望心理升级,采购量较为有限。
 
  另外,加工企业利润过低的状况与北方相同,部分米厂停机待产,然而受成本支撑,厂商无意再度下调籼米出厂报价。预计近期在春节临近的利好下,市场籼米走货将有加快,但受供应充裕的制约,价格难有涨幅,料将平稳运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