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稻强米弱 黑龙江部分米厂再度瘫痪

2009-02-19 09:251800

近日,黑龙江多数米厂再度传来停产减产的消息,这一幕曾在08年底的时候出现过。为了了解大米加工企业为何再度停产减产,笔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内的数名米企老板,从采访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稻强米弱、需求转冷是影响省内部分米厂停工的主要原因。

              刘总是佳木斯地区一较具规模米厂的负责人,在春节期间为了及时给南方的代理商供货他足足忙碌了一个春节。旗下的四个大米加工厂也不停的全力忙于生产。伴随节日效应的消退,米厂的生意也逐渐冷清了下来。刘总调侃似的说:“现在坐在这聊天就说明我不忙了”。据刘总讲,春节前大米的旺盛需求是正常现象,无论是销区百姓还是产区百姓都会积极采购大米;春节后,一直延续到十五,市场上大米的需求依旧没有减弱主要原因是销区企业开始大量补库,一方面刺激产区加工企业大量生产,另一方面提升了产区大米价格。尤其国家在大幅度、大规模的收购水稻,使得市场上流通的水稻严重不足,进而造成部分米厂为了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订单开始提升了水稻的收购价格。而据笔者调查,在春节过后省内部分地区的水稻价格居然有0.10元/斤的涨幅。在水稻价格高涨的同时,大米出厂价格自然也紧随上扬,但涨幅与水稻相比略弱。

              然而,就在省内大米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南方代理商开始减少东北大米采购量,或者停止采购东北大米。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企业补库完成,无法再仓储过多的东北大米;二是东北大米价格过高。其中佳木斯地区大米的站台价格为1.47元/斤,而南方江苏地区地产大米的出厂价格为1.38元/斤-1.45元/斤之间不等,两者相比下东北大米已经不具有价格优势,因此大部分南方米商开始把目光放在地产米上,东北米受到一定冷落,致使大米外运数量有所减少。部分米厂老板表示,代理商就是米厂存活的关键。如果代理商采购不积极,那米厂也只能挺着。

              与一些大规模的米厂相比,一些省内小的大米加工企业则要困难的多,大部分都依靠省内的大米采购商,发货能力有限,或者代理商较少。伊春地区王老板经营一小规模大米加工厂,春节后基本处于停工状态。郑老板告诉笔者,现在稻源紧张不好收,而且自己的销售渠道也有限,现阶段还不能开工生产。

              与此同时,受黑龙江水稻价格继续高开、销区大米需求清淡的影响,省内部分米厂开始理性回归。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大米利润有限,且还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米厂开始停止生产。一些正在开工的企业也是为了完成客户需要的订单。随时需要、随时生产、随时销售的“三随策略”也成为众多米厂老板面对淡季的主要做法。其实黑龙江米厂的遭遇也是全国各地的写照,南方米厂受终端需求清淡影响开工不足。

              据有关数据显示,黑龙江地区农户手中水稻余粮约有20%左右,面对这样紧张的水稻供应量,部分米厂负责人表示水稻货源不用担心,国家粮库里有的是,最担心的是大米价格在保持原有水平后水稻价格继续上涨,这样对于米厂来说开工意味赔钱。而后期对于国储库能否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出售水稻也成为众米厂关注的焦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21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31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