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市场大规模流通尚未开始,稻米价格每斤上涨5分钱以内属正常现象;北方旱情对稻米市场影响不大,我国稻米供应十分充足,小麦减产也未成定局,不必过于恐慌,后期稻谷轮换有望使其价格合理回归
农历正月初十过后,国内大米加工企业已陆续开机,由于生产需要,原粮收购较为积极,但市场稻谷供应紧张,200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出台更提高了农民对后市粮价的信心,惜售心理有增无减,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稻价迅速抬高。因稻价上涨,米厂不得不调高大米报价,但稻强米弱态势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米厂更偏向于原粮贸易,大米批发商仍有补库需要,特别是南方销区要货积极。从长期来看,近期市场也有传言东北地区粮库将轮换出100万吨2005~2007年的稻谷,南方地区的轮换也正在计划当中,大部分粮库都表示今年稻谷库存压力较大,而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五年丰收,因此,稻米市场供应不成问题,在经过短期涨价风波后,长期内在国家的有力调控下仍将走稳,企业应预防高价位的稻米后期有回落风险。
供应紧张――东北地区稻米价格大幅调高
节日气氛逐渐淡化,本周东北地区米厂大部分已开工,南方销区需求也较好,市场要货较多,但原粮市场供应紧张,米厂为开工需要,加大了采购力度,因此,供需失衡导致东北地区稻谷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其中黑龙江表现最为明显。据统计,截至1月31日,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等6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8年新产粳稻1461.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421.3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982.2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7%,比上年同期增加339.5万吨;而截止1月17日,黑龙江全省农民已出售稻谷87.35亿公斤,占商品量的77.3%,经过春节的休整,预计目前黑龙江省未出售的商品粮仅占二成左右,吉林、辽宁地区农民手中余粮也较少。从以上数据来看,目前大部分稻谷都掌握在国家手中,而东北地区粮库轮换100万吨陈粮的消息暂未确定,因此,短期内东北地区稻谷价格因需求不减仍有可能上涨,但基于稻强米弱的格局以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米价仍然走稳的抑制,市场将总体表现为有价无市,但后期一旦粮库开始集中轮出稻谷,市场供应状况得到缓解,届时稻谷价格恐有回落风险。
据监测,本周东北地区稻米价格持续上涨,市场波动较大,但因原粮供应跟不上,市场成交状况一般。黑龙江五常地区米厂出米率67%以上的长粒稻谷收购价为每斤(下同)1.05~1.06元,近日上涨了0.03元,收购困难,抛光色选的长粒米出厂价已涨至1.62~1.63元,上涨0.05~0.06元;建三江米厂出米率68%的普通圆粒稻谷收购价为1.00~1.01元,上涨0.05~0.06元,圆粒米出厂价为1.45~1.48元,上涨0.03元。辽宁沈阳米厂出米率70%以上的辽兴品种稻谷收购价格为1.10元,大米出厂价为1.55元,均上涨了0.03元。吉林白城出米率67%~68%的普通圆粒稻谷收购价为1.05元,上涨0.03元;圆粒米出厂价为1.46~1.47元,上涨0.02~0.04元。另外,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受北方干旱影响,山东淄博、辽宁铁岭、江苏连云港、甘肃兰州和吉林长春的粳米价格均上涨,涨幅在3.0%~21.0%之间。
生产恢复――苏皖地区稻米价格小幅上涨
苏皖大部分地区米厂开工时间主要集中在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较往年有所推迟,主要是由于原粮供应跟不上、市场需求又较好的缘故。目前,米厂为保证生产,开始小幅调高了原粮的收购价格,米价也有相应的上涨,但原粮偏紧态势不改,苏北地区甚至一天一个价,上涨十分明显;而就安徽来看,稻米涨幅较缓,稻价稳中小幅上涨,米价上调幅度很小,稻强米弱继续强势存在,部分米厂在保证老客户的前提下更偏向于原粮贸易。据了解,由于农民售粮积极性不高,经营企业和各地粮店经过春节的消耗库存大幅减少,节后要货量增加,另外,也因节前国家大幅调高了200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近期东北稻米价格持续上涨等多重利好因素,强力刺激了苏皖地区的稻米价格。原粮涨幅普遍为0.02~0.03元,米价涨幅为0.02元。
据监测,江苏徐州米厂出米率69%的普通粳稻收购价为0.99~1.00元,上涨0.01~0.03元;优质稻为1.04元,上涨0.02元;圆粒粳米出厂价为1.40元,持续上涨了0.06元。江苏南京米厂粳稻收购价为0.91~0.92元,籼稻为0.94元,特等粳米出厂价为1.35元,籼米为1.42元,均保持稳定。安徽芜湖米厂普通粳稻及晚稻收购价均为0.92元,优质稻为0.95元,上涨0.02~0.03元;粳米出厂价为1.34元,上涨0.02~0.04元;普通晚籼米出厂价为1.32元,优质晚米为1.40元,均上涨0.02元。安徽滁州米厂圆粒稻收购价为0.92元,持平;优质稻丰良优品种为0.99~1.00元,上涨0.02元;丰良优晚米出厂价为1.45元,持稳。由于第三批临时储备稻谷江苏155万吨、安徽95万吨的任务尚未完成,粮库仍将继续收购;米厂节前大部分还在跑东北运输补贴,但现在东北稻米价格大幅上涨,且供应偏紧,外调粮食十分困难,因此不得不提高在本地的收购价。就此来看,苏皖地区短期内稻价仍有上涨的可能,但笔者认为国家近期将会有轮换出库的计划下达,市场供应有望好转,价格有望趋于合理。
波澜不惊――南方产区稻米价格稳中略涨
虽然目前东北、苏皖地区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但南方籼稻产区总体以稳为主,个别略有上涨,幅度控制在0.01~0.02元;南方销区粳米价格受产区上调、进货成本增加而有所上涨,籼米价格上涨幅度不大。从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市场粳强籼弱格局有所抬头,籼稻米市场波澜不惊。据笔者了解,从春节前期东北市场大幅调价开始,南方地区籼稻米市场总体便波动不大,而根据往年的行情来看,由于刚刚过完节,市场大规模的流通尚未开始,稻米价格上涨0.05元以内都属正常现象,随着农民节后准备春耕的开始,卖粮积极性将会提高,粮库轮换也将适时开始,届时稻米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目前,东北地区稻米市场价格空前高涨,但市场交易量少,“虚市”特征较为明显,当后期大规模的流通开始,市场将会回归正常,另外,笔者认为北方的旱情对稻米市场影响不大,小麦减产也未成定局,不要过于恐慌,我国稻米供应依然十分充足。
据监测,节后南方产区市场波澜不惊,价格稳中略涨;广东地区米价涨幅较大,上海、福建、广西、云贵地区涨势较弱,以稳为主。具体为:湖南长沙米厂晚稻收购价为0.94~0.96元,晚米出厂价为1.41元;发往广东的2008年产早籼米车板价为1.34元,2006、2007年产晚籼米车板价为1.26元;以上均与节前持平。湖北襄樊米厂中等晚籼稻收购价为0.94元,优质晚稻为0.96元,均上涨0.02元;标一晚籼米出厂价为1.32元,特等晚籼米为1.42元,均上涨0.01元。江西南昌米厂中晚稻收购价为0.93元,65002出厂价为1.38元,优质晚籼米为1.52元,总体持平。广州地区集贸市场黑龙江产东北米批发价为1.58~1.60元,上涨0.06~0.08元,主要是受产区提价影响;江西米为1.55元,上涨0.07元,受东北米涨价所致,大米市场需求好,走货较快。云南昆明凉亭站台近日到货每天在8个车皮左右,到站拉米客户一般,现站台批发价东北米为1.60~1.65元,上涨0.025~0.075元,江苏米为1.45~1.525元,安徽米为1.425~1.475元,均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