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保持在较快增长中逐步去杠杆 勿过度使用刺激政策--央行官员

2013-12-13 11:351820
 

路透北京12月13日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姚余栋撰文称,降低政府杠杆率是个全球性难题,“去杠杆化”的漫长过程,对经济增长确实构成了挑战。而供给端改革是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红利来源,应从之前国际主流的需求管理方式,更自觉、更积极地转向供给方面的改革创新,防止对需求管理过度依赖,在保持较快增长中逐步去杠杆。

 

他在周五中国证券报上刊载的文章中并称,政府资产负债表存在衰退,对应着凯恩斯主义的极限,也就是在企业和家庭部门完成去杠杆化进程后才能恢复。既然去杠杆如此艰难,那么最好的药方是预防政府杠杆率过高,不能过度使用凯恩斯主义刺激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债务杠杆率必须低于某一个“红线”,必须将凯恩斯主义“关进笼子””。

 

文章认为,凯恩斯主义存在的致命疏漏在于忽略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政府资产负债表杠杆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一方面会出现债务陷阱,且往往不可逆;另一方面,可能会发生自我实现的政府债务危机,即“明斯基时刻”。

 

“好日子的时候,政府敢于财政刺激;好日子的时间越长,政府冒险越多,直到过度冒险。一步一步地,政府债务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其资产所产生的现金不再足以偿付他们用来获得资产所举的债务。投机性资产的损失促使政府债券投资者收回其贷款。”姚余栋在文中表示。

 

他指出,政府债务的“明斯基时刻”一旦来临,很可能导致零利率,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黑洞。中央银行不得已背水一战,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QE),但能否把经济拉出流动陷阱不得而知。当前日本和欧洲就面临这个困境。

 

他表示,供给端改革是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红利来源,应从之前国际主流的需求管理方式,更自觉、更积极地转向供给方面的改革创新,防止对需求管理过度依赖,在保持较快增长中逐步去杠杆。

 

不过,他表示并未排除对需求管理的使用。在经济严重下滑和金融出现系统风险时,或当经济跌入流动性陷阱中时,仍应果断使用刺激政策。

 

姚余栋是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年中曾称,“我们所讲的‘新供给经济学’,更多地强调主动积极地推进改革,优化结构政策,让市场优胜劣汰。”(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