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农村土地改革不能改变土地所有制亦不能改变土地用途-

2013-12-05 10:382690
 

路透北京12月5日 -中国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能改变土地所有制,就是农民集体所有;亦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农地必须农用。

 

人民日报周四援引他的话称,只有属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如过去的乡镇企业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才可以进入城市的建设用地市场,享受和国有土地同等权利。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主要指内在机制、定价原则等方面的统一,而不是说各种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土地都在一个市场买卖。”陈锡文称。

 

他认为,只有有资质的银行机构才可以接受抵押担保的土地,一定要避免一般自然人和普通企业法人做这件事,因为这种抵押很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个是可能引发高利贷;第二可能引发以抵押担保为名私下买卖土地。

 

“抵押担保的是哪些权利、谁有权接收、要避免出现哪些问题,都需要在下一步改革设计中进行很细致的研究。”他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与过去的规定相比是一个突破。

陈锡文表示,对于工商资本下乡,要适合企业化经营,农民一家一户干起来很难的或干不了的,就适合工商企业来搞,那就可以引进、鼓励;此外,企业进来就是要搞现代种养业,不能搞房地产也不能搞旅游业。

 

他指出,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这是一个新的突破,在于积极探索农民财产权的一种可能实现形式。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是一个重大问题,必须慎重稳妥推进,选择若干地方先进行试点,摸索经验。

 

“抵押完了还不上怎么办?房子收走了流离失所怎么办?转让在什么范围进行?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经过试点才能够得到答案。应该指出的是,这些试点必须按照程序依法获得授权,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自行其是、擅自开展。”陈锡文说。

 

他表示,宅基地并不等于农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是中国的特有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自有的土地、自用的建筑”,即只能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申请,用于自住,不能建商业住房。必须遵循一户一宅原则,宅基地面积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大小不等。

 

“还有一点必须明确,农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建在宅基地上的住房才是农民的私有财产,土地则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他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