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12月3日 -中国周二公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确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而有67个城市由于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被列为衰退型城市。
新华社援引规划称,应着力破除衰退型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失业矿工再就业,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废弃矿坑、沉陷区等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逐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报导并援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称,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产业比重大,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间专家认为,这样“一业独大”或“一矿独大”的产业格局,会产生“挤出效应”,致使其他产业难以发展,一旦资源开发接近枯竭,缺乏接续替代产业,这些城市就会出现“矿竭城衰”的现象,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就业难等问题。
“中国将大力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煤矿)棚户区以及林区棚户区改造,加大政府投入,落实税收、土地供给和金融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政策。”报导援引规划指出。
规划并称,中国力争到2015年基本完成资源型城市成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并在2020年前完成资源枯竭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实现“居者有其屋”。
杜鹰说,其中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目前,尚有近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要治理,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城市低保人数超过180万。中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人口只占全国的4%,但是棚户区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需要治理的沉陷区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