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新米已登陆启东市市场。从目前市场价格来看,新米价格比去年同期每斤贵0.1元。
从市区大大小小的粮店可以看到,许多摊位都已贴出了“2008新米已到”之类的告示,品牌有“九里香”、“金同珍珠米”等,均为安徽米。
团结新村门口粮店店主董安元介绍,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新米比较饱满,质量较好。受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新米的批发价、零售价,每斤都比去年涨了0.1元,但因为煮熟后又香又糯又粘,表面上亮晶晶,因此很受居民欢迎。这几天,他的粮店每天能销售出去1000斤左右。
据悉,目前上市的新米尽管质量好于去年同期,但水分含量依然较高,存放时间一般在15~20天。因此,喜欢新米的市民不妨每次少买点,等吃完了再买。
一、农民惜售心理加重,观望意识浓厚于上年。
近几年粮价连续攀升,粮农普遍认为早售粮、早吃亏,出售意愿不强,采取观望心态,加之粮食收入已不再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售粮更趋理性,分批出售、边卖边等价意识增强;粮农认为粮价上涨幅度小于其他农产品价格,未达到期望值,持粮观望心态趋强,存粮意识浓厚;由于物价整体水平上涨,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加上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价居高不下,农民对市场粮价期望值较高。
二、收购主体增多,竞争激烈程度强于上年。
加工企业经过半年多的缺粮期,主动介入收购市场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今年除正常的中储粮轮入外,储备存储企业也积极入市完成收购计划,以确保各级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国有企业为掌握必要粮源,也会主动入市承担主渠道职能;农村粮食经纪人,仍然是夏粮收购主力军,他们收购的粮食流向,直接影响到上述企业的收购量。
三、价格高开,开秤价格远远高于上年。
虽然今年提高了最低收购价,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用工费用明显提高,农民对后期价格有较高的心理预期;当前市场粮价远远高于托市价格,新稻收购将全部市场化运作,企业自主定价;今年新稻开秤价比上年同期至少高开10元,而且上涨势头强劲,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开秤价格;企业采取多元化筹措资金方式,通过银行贷款和发动系统内所有在岗的干部职工集资方式来兑现粮款、吸引粮源,促进粮食变商品、早变现。
四、社会的关注程度高于去年。
一是关注价格走势,粮价是百价之基,收购价格直接影响其他产品价格走势;二是关注农民增收问题,收购价格能否实现粮农增收;三是关注市场稳定工作,通过有序收购、有序竞争,促进粮食价格总体平稳,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