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时至双节,大米需求增多,但节日的提振效应却并未在大米市场上得到体现,部分地区受供应压力等作用,中秋之后米价反而略有下滑。目前随着南方地区新中稻的收获渐入高潮以及北方地区早熟粳稻的零星上市,稻米市场供应压力有增无减。若大米需求得不到有效放大,那么随着晚稻的登场,此种压力恐更显沉重。尽管如此,旺季期间市场消费量的加大,仍可看作是大米价格继续高走的主要支撑。预计稻米市场价格将在今后一段时间维持高位窄幅震荡。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陈稻谷大量拍卖,加大了市场商品粮的流通量,从而抑制了粮价趋升的格局;二是是国内近期稻谷竞价销售成交率低迷,经销商对后市大米价格走向较为谨慎;最主要的原因是新稻的逐渐上市,季节性压力渐显。从目前开始直到11月初,国内将迎来水稻的集中收获期。目前中、晚籼稻产区丰产丰收,总量增加,南方的中籼稻上市也渐入高潮,晚籼稻也将陆续登场;在北方,粳稻也已开始零星上市,未来一个月,大米货源的增加将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