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调研绘出广东捕鸟地图
新快报记者 赖妍
还记得小学语文课本里巴金先生的名作《鸟的天堂》吗?这篇写于1933年的散文描写的正是广东新会—位于广州市100公里外的江门市新会区,有著名的景点—“小鸟天堂”。
“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只鸟在这棵树上做窝,农民不许人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但是等到我的眼睛注意地看那里时,我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80年前,巴金先生在广东看到的是农民不许人捉鸟的天堂。
广东,一直是小鸟的“天堂”—每年9月中旬开始,北方迁徙来的候鸟陆续抵达这里。目前,世界上有八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两条经过广州及周边地区;中国境内的五条候鸟迁徙路线,有两条途经广东;东亚候鸟迁徙路线,也有两条途经广东。
如今,“小鸟天堂”美丽依旧。而通往“天堂”的路上,却充满危险与不测。作为候鸟重要中转站和加油站的广东,迎接这些长途跋涉旅行者的,除了温暖宜人的气候,还有田间地头铺天盖地的捕鸟网、诱鸟器和餐厅里垂涎欲滴的食客。
一位来自法国的观鸟爱好者乔纳森,将这些记录了下来,并将此作为自己的责任,配合广东林业部门保护候鸟。“我喜欢鸟类,它们不属于任何人,在保护它们的问题上不存在国别之分。”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8万-12万只水鸟遭捕杀,广东是滥捕滥杀的黑点之一。“江西、湖南、广西也是非法捕鸟严重的地区,捕鸟的区域集中在少数区域,但在广东,到处都有捕鸟网。尤其近15年来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有钱了,野鸟的交易更活跃。”乔纳森说。“鸟类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没有人关心。捕鸟的人根本不怕。”
从深圳到雷州半岛,乔纳森探访了广东所有候鸟栖息地,记录下他发现的捕鸟地点和鸟网的数量,绘制成“广东捕鸟地图”,并向林业部门举报。鸟网拆了又挂,年复一年,没有太大变化。
据其在雷州半岛观测的数据,与香港米埔冬季候鸟数量对比,乔纳森认为,非法网捕是当地多种野鸟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如秧鸡类、鹭类、猫头鹰类、涉禽、野鸭等。
滥捕滥杀的背后,法律意识淡薄的捕鸟者、公然售卖交易的贩鸟者、坚信“野鸟进补有益健康”的吃鸟者,形成完整的利益链条,其中受害的不乏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媒体年年报道,政府年年整治,捕杀却依旧继续。
本月初,乔纳森在台山广海镇、汕尾、茂名电白已发现了1300张捕鸟网,如果每张网从10月初每天捕一只鸟,那么至少有4.5万只鸟被捕,而这个数字也仅仅是冰山一角。三年前,乔纳森第一次在广东海丰发现鸟网,立即和朋友一齐动手拆了,但仅清理部分之后,他们发现了更多—沿着海岸线,鸟网铺天盖地。从此,这个身材高大的外国人开始了自己的护鸟行动。
详见A34/A35
“有时鸟网插在那里也没人理,鸟困在网上动弹不得,过不了几天就死了,挂在网上风干,只剩羽毛和白骨。就这样,毫无意义地死去。” —乔纳森
“他们带着美女和啤酒,提起鸟枪,撑个雨伞来体验打猎的"贵族"生活。他们完全把打鸟这种行为娱乐化了,我觉得非常可怕。”
—《鸟之殇,千年鸟道上的大屠杀》拍摄者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