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11月26日讯,月末又至,市场再次绷紧神经。在央行接连出手稳定市场的情势下,资金利率尚未出现明显上行,然市场人士依然不敢有丝毫松懈,借钱声此起彼伏,流动性紧势短期或难有实质性缓解。
中国央行今日于公开市场进行了32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平于4.1%。此外,央行未对今日到期的10亿元央票进行续作,为7月中旬开展央票续作操作以来首次暂停,尽显维稳意图。
“央行逆回购在意料之中,如果这时候撤了,对市场肯定是致命打击,不过央行没有对央票进行续作,也算是考虑到市场情绪,不想月末资金面出现太大波动。”上海一银行交易员说。
华北一银行交易员表示,资金利率在开盘指导价下走低,然隔夜、7天等短期资金供给仍显紧张。机构多偏向融出长期资金,且资金利率偏高。“其实算上到期,今天还是净回笼的,逆回购就是缓和一下情绪。”
他说,“这周利率债供给压力较小,相对减少银行资金占用,另外,月末财政存款投放应该也会对缓解流动性紧张有一定作用,但关键看大行融出意愿,周四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也是一个变量。”
大智慧通讯社统计显示,今日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量为350亿元,央票到期量为10亿元。另外,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亦于今日到期。
截至11:14,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3.7448%,上日为3.9046%;7天产品为4.6942%,上日为4.8583%。
东莞银行分析师陈龙表示,流动性紧张,央行紧平衡的货币政策仅是影响因素之一,更深层次的原因源于银行负债端的压力。“目前的资金面,除了月末因素以外,关键还是同业融资管理办法的短期影响。”
陈龙表示,市场与监管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同业市场的大发展,而正是大型商业银行不断进入同业市场和加大同业资产的规模,使得这些传统货币市场资金净融出放成为净融入方,传统货币市场的稳定力量成为月末、季末等时点的扰动因素。
浦发银行最新研报显示,存款的理财化趋势以及泛资产管理的大发展使得银行一般性存款波动显著加大(银行提高备付),并且更多的一般性存款将转化为市场化的同业存款(负债成本上升),再加上央行目前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导向(倒逼银行去杠杆),使得债券资产首当其冲成为银行放慢配置甚至压缩的资产。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的《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即坊间所传的“9号文”)或将于近期下发。“9号文”意在促使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去杠杆,即便最终定稿力度较此前市场传闻的要弱,但也会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产生巨大影响。
根据大智慧通讯社此前报道,银监会目前正就“9号文”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包括:1)同业融资纳入全行统一授信体系,计算资本和拨备。2)不允许银行接受或者提供“隐性”或“显性”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3)禁止同业代付业务和买入返售业务中,正回购方将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转出等。
陈龙表示,“现在的流动性及现券市场的走势就看接下来的两周,我们觉得应该继续紧张,而现券如果稳了,那么12月中旬以后市场的同业资产收益率将首先下来,然后现券可能会反转。”